裘皮革皮展會走上變革之路
完善功能強化服務植根產業鏈——
裘皮革皮展會走上變革之路
肖麗
第34屆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于1月15日又要與大家見面了。我們將可以看到本屆展會分別在1號、3號、4號、5號和8號館設裘皮原料及飾品展區、機械設備展區、羊剪絨制品展區、裘皮服裝展區、染料化工展區及新聞媒體展區等。這些展區的設置正詮釋著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作為全球著名裘皮產業
鏈展的獨特定位。
伴隨我國裘皮業發展壯大,1975年誕生的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經歷了34年的風雨歷程,從廣州移到北京國際貿易展覽中心,又從北京的國貿移至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三易其址,其場面越做越大,已成為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專業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
其實,各類皮革展會的風起云涌得益于我國皮革行業的持續高速發展,但許多看起來如火如荼的展會也逐漸暴露一些問題。有些展會動輒冠以“中國”,“國際”的稱號,但無論從展會的參展商、觀眾的數量,還是展會在國內的影響力,都很難和“國際”劃上等號,規模小,檔次低,挫傷了參展商的熱情和專業觀眾的積極性。展會的過度發展,勢必會導致難以為繼、逐漸萎縮,甚而威脅產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自創辦以來,以其超強的專業性贏得了國內外同行業的廣泛認同。尤其從第29屆開始,主辦方做出了打造名牌展會的決策,著重加強了展會的國際化規模服務,更加得到了業界的歡迎,展覽面積連年大幅遞增。特別是移址至北京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以來,展覽面積均達到或超過了2.5萬平方米。
展會分別設立專業展區,更便于有序對口交易與交流。專業觀眾多,是展會的又一大特點。展會需要專業觀眾,他們是參展商的潛在客戶。參展商參展,主要目地是為了拓展市場,擴大銷路。像這個展會的主辦方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三利廣告展覽有限公司,在業界極具知名度,在歷屆展會中往往招展十天半月就展位爆滿。他們在組織觀眾上更下功夫。為了讓買方和賣方都滿意,他們組織大批有效的專業買家,這些買家又往往帶來大量的訂單。顯著的國際化特征和數量眾多的專業觀眾,使歷屆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在業界口碑越來越好。
展會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它植根的土壤——產業的興盛。目前,我國由制革、制鞋、皮革服裝、皮件、毛皮五個主體行業和皮革化工、皮革機械、皮革五金、鞋用材料等配套行業,以及科研、院校、專業刊物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已經形成。在此基礎上,中國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的展覽規模不斷擴大。但交易會組委會并不單純追求展會規模的擴大,而是要求展會更精更專業,服務水平更高。他們對參展各方進行多項細致體貼的信息、交通、物流、廣告、宣傳、餐飲等服務,讓參展者都能參加到方便快捷高效的貿易活動中來。為了做到這一點,組委會早在5月初就邀請往年的參展商聚會,誠懇地向他們征求意見,把他們的要求落實到以后的工作之中。
新的一年——2008年已經開始。2008年的第一個業界大展會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