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皮毛市場如何調整?
筆者得到消息稱在山東養殖戶比較密集的臨沂地區,貉子的價格已經狂降到40——60元,藍狐皮的價格也僅有幾十元。這樣的超低價格將嚴重影響從業者的積極性和信心,筆者(趙占強)就當前的低價問題咨詢了中國著名皮毛獸養殖研究專家——吉林省中國特產研究所研究員郭永佳老師,郭老師就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山東省作為中國皮毛獸產量的領頭羊,應該對當前的市場進行調整,尤其是過去的歲月里,皮毛獸養殖業過分的提倡養殖長毛類皮毛獸,忽略了短毛類皮毛獸的成長和發展。針對未來的流行趨勢,山東省要加強短毛類皮毛獸代表——水貂的養殖力度,擴大優種貂的養殖數量,提高商品皮的品質,以換取最大的產出效率。另外,他還介紹,水貂養殖場一定要注意種源、環境、飼料、管理等等綜合因素,避免人為因素使得養殖效益下滑。
據網友透露,山東省文登市侯家鎮的水貂養殖戶已經進行了產業調整,砍掉了40%——50%的標準貂,上馬了彩貂,這為今后山東省的水貂產業奠定了最大量的種源基礎。筆者也一直提倡發揮山東省沿海海岸線長、漁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優先發展水貂產業,兼營狐皮和貉皮,使山東省領導中國皮毛獸產業的發展趨勢,從整體上提升山東省的層次競爭實力。
在此間筆者提出,山東省應該放棄一部分貉子的養殖,在貉皮質量和天然氣候上我們都無法和河北省唐山以及東三省的貉皮相競爭,我們過多的留戀貉皮快樂的過去,以致形成了貉皮低價時拼命的降低生產成本,算計貉皮的生產成本已經成為我們山東省皮毛獸從業者的一項日常工作。惡性循環的怪圈使得山東貉皮的品牌受到了最大的傷害,貉子價格落到40——60元,也就變得很正常了。
對于山東的兔業,著力發展肉兔和長毛兔,輔助養殖彩色獺兔,山東具有其它養殖肉兔省份不可比擬的出口優勢,通過其銷售渠道使產業格局良性化。長毛兔從業人員眾多,信息掌控力強,養殖技術成熟,可穩步前進。由于獺兔在山東的發展已經具有時間長的特點,獺兔兔場應加強規模化,多色彩化的發展的低風險之路。
山東省的皮毛獸產業不是一個封閉的個體,它需要融入中國皮毛獸發展方向當中去,并且也要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和合理的產業格局,精簡不是倒退,而是通過調節使得效益及品牌有更大的彰顯力。領導潮流就要有超前的思維和勇氣,山東人并不缺少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