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毛皮動物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2021年1月13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辦公室公布并實施《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2021年版)》,將水貂(非食用)、銀狐(非食用)、北極狐(非食用)、貉(非食用)4種毛皮動物列入特種畜禽。為使從業者和管理者全面掌握河北省毛皮動物養殖歷程,促進毛皮動物產業發展,現將河北省毛皮動物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分析如下,供參考。
養殖歷史沿革
1956年,在國務院“‘發展野牲養殖’,擴大出口創匯,支援國家建設”政策的指引下,河北省從蘇聯引進水貂、銀狐、藍狐、海貍鼠等動物試養,并獲得成功。之后,河北省曾經養殖的毛皮動物種類較多,引種和馴養過動物有水貂、銀狐、北極狐、貉、海貍鼠、毛絲鼠、果子貍等動物,大部分或經濟價值不高或引種、馴養不成功被淘汰。
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特種養殖發展迅速,1993年河北省毛皮原料由出口變為進口。進入1世紀,國內裘皮服裝消費快速增長,促使河北省裘皮加工業異軍突起,帶動毛皮動物養殖規模擴大,加工、消費、出口的完整產業鏈形成,并呈現如下特點。一是區域化布局明顯。大致形成張家口——保定——石家莊、唐山——秦皇島、滄州——衡水三條產業帶,毛皮動物養殖及相關飼料、獸藥、物流等產值超過億元。秦皇島昌黎、唐山樂亭更成為全國聞名的毛皮動物養殖大縣。二是主導品種突出。河北省養殖的水貂品種主要有美國短毛黑水貂、金州黑色標準水貂、丹麥咖啡色水貂、丹麥紅眼白貂、丹麥黑色水貂等;狐貍品種主要有北極狐和銀黑狐;貉品種主要有烏蘇里貉和吉林白貉。三是產品加工交易相對集中。先后出現了肅寧、辛集、蠡縣等毛皮動物及產品集散地。在辛集和陽原建立了裘皮城,暢銷國內外名牌裘皮制品。可以說,毛皮動物已發展成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安排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滿足市場供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河北省貧困地區,毛皮動物養殖將成為鞏固脫貧成果的有效途徑。
產業發展現狀
本世紀前后的30多年來,毛皮動物飼養在國家和省層面是“產業發展無政策,行業管理無部門,企業發展無支持”的“三無狀態”。2010年以來,國家、地方對毛皮動物全行業“投資”、裘皮加工業占畜牧業的投資均幾乎為零。由于管理體系不順,養殖和加工企業規范化、養殖裝備機械化和自動化、產業發展標準化、飼養品種良種化、疫病防控和獸藥使用科學化、科學研究和產業支撐體系化、糞污和屠宰下腳料處理無害化和利用資源化方面發展緩慢,致使特種畜禽產業與“畜牧業黃金15年”失之交臂,與大畜牧業相比,整體水平落后20年以上。
當前,一是河北省毛皮動物發展后勁十足。2019年河北省水貂留種13.5萬只,狐、銀狐留種18.6萬只,分別位居全國第四位、第三位;貉留種345萬只,位居全國占第一位,占全國的46%。二是河北省裘皮加工能力較大。當前裘皮業三大支柱是水貂皮、狐皮、波斯羔羊皮,其中水貂皮需求量占84%~96%;藍狐皮、銀狐皮占1%~8%;其它毛皮占3%~8%。在河北省形成裘皮加工業集中區,肅寧、辛集、蠡縣,裘皮服裝20%以上來源于河北。河北省已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毛皮動物產業大省,是最大的裘皮服裝加工省、裘皮服裝出口省、毛皮進口省和毛皮動物飼養省。
存在主要問題
毛皮動物飼養業長期在受制于人,無序中徘徊發展。一是管理嚴重缺失。1956~1985由外貿部門管理,1989年后林業部門逐步把引種的毛皮動物列入野生動物,但沒有真正進入實質性管理。質量標準缺乏,影響產品質量,危及消費者信心;行業缺乏調控力,投機取巧,亂用藥物,盲目發展,處于“蹦床式”狀態,影響健康發展;糞污、屠宰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缺少技術和規范,影響環境,胴體流入“餐桌”現象時有發生。二是科技水平低。人才培養不足,缺少科研平臺建設,對產業支撐不到位。三是缺乏政府投入,健康養殖及飼養配套技術與產業需求不相適應,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瓶頸;養殖品種靠國外引進,陷入“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怪圈,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陰影”。以上種種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將河北省毛皮動物“優勢”,轉化為行業優勢、經濟優勢、社會優勢。
發展的新機遇
01發展前景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毛皮動物產品消費大幅度增長,2019年比1980年,裘皮服裝消費量增長了415倍,目前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裘皮服裝消費國,年消費裘皮服裝600萬~800萬件,約占世界消費總量70%。我國是最大的裘皮服裝出口國,許多國際高檔品牌裘皮服裝出自我國工匠之手(貼牌),用貉皮生產的羽絨服、棉服、派克服出口量大。《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2021年版)》的出臺,為毛皮動物飼養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02大國優勢強
利用我國是最大的裘皮服裝加工國、最大的裘皮服裝消費國、最大的裘皮服裝出口國、最大的毛皮進口國、最大的毛皮動物飼養國的優勢,利用五個“最大”,做好文章,引領行業發展。
03國家重視
這次將毛皮動物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2021年版)》,符合國際慣例。野生動物養殖、特種經濟動物、毛皮獸等說法已成為歷史。特種畜禽養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管理,進入了新時代,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一是將特種畜禽列為“現代畜牧業”來抓,可享受產業政策扶持。二是將特種畜禽列為我國畜牧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其在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中的重要作用。
04消費拉動
充分利用好、開發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一是國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本世紀中葉,全面實現現代化及五中全會提出的擴大內需,消費拉動政策。二是國外的傳統消費國家(俄羅斯、中東歐國家)經濟有望復蘇,“一帶一路”國家消費需求的增加。
05環境條件優越
河北省有適合發展毛皮動物養殖的環境條件。唐山、秦皇島、承德等豐富的冷資源,為毛皮動物養殖提供了自然環境條件;發達的畜牧業及唐山、皇島、黃驊等地港口,為毛皮動物養殖提供了豐富的魚類及肉類飼料原料;肅寧尚村、衡水大營、保定蠡縣、唐山、昌黎、辛集等毛皮集散地的存在,促進了毛皮動物養殖業的發展。
目標和工作
經過共同努力,推動毛皮動物產業向“品種優良、質量提高、效益提升、可持續發展”推進。為此:
各級政府做好引領工作
一是創建平臺,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毛皮動物產業發展。二是積極推動我國毛皮動物育種進度。三是全面推動毛皮動物健康養殖。四是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毛皮動物養殖場糞污、胴體資源化利用。五是在國際上爭奪話語權,我國已成為世界五個“最大”,要逐步掌控毛皮動物產業話語權,引領全行業發展。
養殖從業者做好配合工作
一是要到畜牧管理部門做好養殖場備案。二是要按要求填寫好養殖場檔案。三是毛皮動物良種繁育場要建立系譜檔案,進入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管理。四是配合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做好防疫檢疫工作,防范動物疫病風險。五是做好非食用的毛皮動物胴體的處理,發現毛皮動物胴體肉及其加工品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交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作者:李偉,李鑫,劉潔,任二軍,劉進軍,楊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