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國慶:毛皮動物產業機遇與挑戰
毛皮動物產業機遇與挑戰
——在第十一屆河北省毛皮動物產業協作發展論壇”上的專題發言
河北省毛皮產業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
靳國慶
各位領導,全國毛皮動物行業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這次會議特別感謝大營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十分感謝。對于毛皮動物產業的機遇與挑戰這個問題,我重點說一下挑戰方面。“挑戰”是找問題,問題找出來了,解決辦法,咱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挑戰方面,我將從養殖環節,加工環節,市場環節三大版塊來說。
第一大板塊養殖環節。一是品種單一,產能偏低。一方面我們毛皮動物養殖品種太少,不利于后期加工環節,和大畜牧業品種豬雞牛羊相比,品種更新太慢。在我接觸毛皮動物養殖這20多年以來,深刻感受到養殖技術的創新停滯不前,我想在座的養殖行業大戶們都感同身受。另一方面產能偏低,對于現階段市場行情,盈虧就差那一只上,產能多提高一點,它就能均分很多成本,這也是養殖行業多年來的一個秘訣。二是科研力量嚴重不足。近幾年來,山東、河北陸陸續續組建了創新團隊,這對行業發展是很大的支持力量。過去科研力量較為散落,對于養殖人員技術培訓,師資都是很簡單的兩個來源,分別是向相關企業技術人員請教或從地方科研所請專家進行指導。專業的事情,我認為還是需要專業團隊去解決。三是管理人才極度匱乏。對于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是走不了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毛皮行業面向的消費群體很大一部分為年輕人,目前現狀是管理人才緊缺,人員老齡化,思想有代溝,很難去掌握當下流行趨勢與消費者偏好,這也是現階段養殖環節、加工環節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也是一大挑戰。
第二加工環節,主要分為四項。一是新產品較少。裘皮服飾屬于服裝大類,但是和傳統服裝行業去比較而言,無論從款式、用料、技術來說,都是偏于落后的。二是設計師隊伍偏少。之前參加過一些服裝設計大賽,專門能夠從事我們裘皮服飾設計的設計師鳳毛麟角,很多是從大服裝行業轉到小行業來的,對接程度偏低,也就導致裘皮服飾的設計款式較少、創新較少。三是產業融合度不高。我們總是會不自覺的把毛皮動物這個行業孤立起來,不去主動與其他行業融合,所以對于產業融合這一方面我們還處于起步階段,例如飾品裝飾功能開發不夠等。四是政策性因素影響。一方面農產品進項對我們行業的制約力很大,另一方面稅收政策的影響也很關鍵。一個行業發展的興衰受國家政策很深,希望各位行業同仁能夠重視這一點。
第三市場環節。一是銷售渠道偏窄。現在行業銷售額中電商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30%—40%,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并不多。從業者沒有新的想法去拓展更多銷售渠道,所以對于一些服裝飾品博覽會等會議,我們可以積極主動多去參與,尋求更多的機遇。不僅是對自身產業銷售渠道的拓展,也讓更多人了解到裘皮服飾,讓我們的行業更加蓬勃發展。二是銷售思維不活躍,售賣產品其實主要是販賣產品故事與情懷,很多消費者是通過產品故事去認識產品的,產品品質再好,但是沒有好的營銷手段與策略也是不行的。因此我們銷售思維應當活躍些、創新些,做好營銷策劃,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提升產業競爭力。
在機遇方面我主要講兩點,一是高質量,二是毛皮動物綜合利用問題。
一是高質量。高質量伴隨著高收益。經常會遇到一些養殖企業問,為什么小數量養殖時利潤和在拓展規模后的利潤相比,怎么還下降了,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因為整個產品質量降低了,低質量伴隨著低收益。前面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黃彥杰講話中指出一些相對稀有的品種依然賣得很貴,一些大路貨價格依然上不去,這也恰恰印證了這一觀點。
二是毛皮動物綜合利用問題。像平常我們很容易忽視的貂尾也有做眉筆、毛筆、畫筆這些用途的。對于我們毛皮動物行業中水貂可以制作貂油,據研究表明貂油治療燙傷效果僅次于獾油,這也為貂增加了附加屬性,不再是單一化產品。單一屬性產品受市場波動影響很大,所以綜合開發與利用這個問題很重要,對于我們行業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本文選自《河北毛皮產業》2024年9-10期 )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