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國水貂如何應對當前金融危機
水貂養殖迅猛發展,由七十年代占世界百分之五,發展到今日已占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成為水貂養殖大國。種群的擴大,使日漸減少的海雜魚貂飼料越來越緊張,獸群的密集使疾病更加猖獗,貂皮產量的增長使市場意識更加激烈,全球氣候變暖給養殖帶來新問題,國際金融危機使本來就動蕩的市場行情更加不穩。這些水貂養殖的新形勢像大浪淘沙一樣,把一些管理不當、技術薄弱的場戶淘汰出局,而管理強、技術高、能積極應對新形勢的場家則不斷發展壯大。
水貂
水貂毛皮動物,它的養殖科技含量很高,要想養好,就必須有一個有能力統管全局的領導,懂科學技術的骨干,善于飼養管理的隊伍,不具備這些條件是無法搞好生產的。一些經營虧損的場家并不都是因為資金不足、設備落后造成的,相反一些夫妻小場在庭院中有創造白種獲利十幾萬元的記錄。要想搞好生產,永立不敗之地,首先要建立一支懂科學管理的飼養團隊,否則投資越大,損失就越慘。人們的喜愛,因此質量越好價值越高,毛皮水貂養殖以繁殖仔貂取皮為目的,所以種群的建立應兼顧產量與質量兩個方面。質量再好沒有產量就沒有效益;質量不好則產的越多損失越大。七十年代小黃花魚每市斤0.10元,現今賣到2.00元/斤;雞腸子當年免費供應,現在賣到1.00元/斤。飼料成本的增加逼得我們不能再采取廣種薄收的經營方式,必須狠抓產量與質量。老養殖場戶可從本場中選出繁殖力高、毛皮毛皮質量好的優良品種進行改良,建立自己的產量高質量優、適應性強、長大個的種群。大批量引進新品種要考慮到是否具備飼養技術、飼養條件,切勿盲目大批引進,出現一只母貂一只仔,甚至絕產的悲劇。新上貂場要從產量高、毛皮質量優、發育好的場家引種。
三 廣開飼料來源 科學搭配利用
飼料是水貂飼養的必備條件,采購價廉質優、科學合理搭配利用飼料,對生產至關重要。為能使飼料品種全、價格廉,可利用①品種差價。選價廉質優量廣的品種做主要飼料。②利用地區差價。哪個地區價格適合就從哪里進貨。③利用時間差價。可在飼料生產旺季、要特點、自己所能采購到的飼料品種加以合理利用。如在繁殖期,種獸用料少,可適當提高品種質量,選擇優質魚、肉、肝、蛋、奶,以保證繁殖期萬無一失。在育成期可利用魚、畜禽骨架、下腳料等。在生長緩慢期(八月份)可適當加大谷物用量。在換毛長絨期可充分利用畜禽下腳料。我國地域廣闊,飼料品種繁多,只要我們認真去開發,就一定能得到好收獲的。現在有一種隨大幫趕潮流的現象,吃什么都跟著吃。我在河北肅寧發現雞腸子比雞小肉貴,牛肝比雞肝便宜的事情。就在養貂時間久、種群飼養量大的文登,發現在換毛長絨期以喂雞腸子為主的飼養場在給貂加喂豬大油的現象。我問他為什么給貂喂豬大油,他說不為什么,看人家喂我就喂吧。可人家喂的主要飼料是魚下腳料。這里特別提醒,凡是沒有用過的、不知底細的,一定要向專業人員打聽明白再吃,否則一旦吃出病來,后果不堪設想。
四 抓好疾病防控 保證獸群健康
水貂受自身價值所限,不可能承受高額醫藥費用,因此不能靠治病,只能靠防控。就是感冒拉肚子的小病,平時得病一日,三天的飼料白喂;要在配種產仔時會造成嚴重減產,所以疾病防控就顯得非常重要。疾病防控主要抓好以下幾關:水貂也不例外。要嚴把飼料關,不買不進變質、不知底細、來路不明的飼料,并要儲存保管好。儲存時間不得過長,加工要及時衛生。
水貂水貂正常發育。復合預混料、飼料添加劑的產生,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畜禽養殖業的發展,水貂水貂生產的健康發展。這里提醒,選用哪家產品,一定要對該廠了解清楚。06年煙臺某飼料廠的產品使上萬只水貂絕產;威海順安飼料廠加強售后服務工作,聘請養貂專家給養殖場提供技術服務,深受養殖場歡迎,使養殖場受益。注意必須選擇負責任的廠生產的產品。
六 要具備承受行情低谷能力 有應對低谷的相應措施
準備新上貂場和準備增種擴群者要充分考慮,要有應對低谷的能力,切忌高上低下。2006年上貂2007年下馬的場家,損失慘重,血本無歸,前車之覆,后車之鑒,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水貂皮的銷路大部還是靠出口的,外貿是離不了、靠不住的,市場行情瞬息萬變,我們可采取價格走低時將貂皮初加工后儲存起來,待價格走高時出售。貂皮是有使用價值之物品,貂皮生產需高成本投入,所以價格不會老低的。歷史證明最低谷不過三年,有時一年就出現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