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補欄17年來首次負增長 低迷是暫時的
眼下正是水貂補欄時節。近日,記者在文登、榮成的水貂養殖基地采訪時了解到,去年,新上的水貂養殖場因虧本較重大多清欄,而具有一定養殖規模的養殖場也普遍減欄。
自1990年以來,我市水貂養殖每年以一定的速度快速遞增,受水貂價格低迷的影響,今年水貂補欄17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對此,水貂養殖專家提醒廣大貂農,目前市場低迷是暫時的。改變水貂現有品種,由向規模要效益轉為向質量要效益,由千家萬戶分散養殖到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是今后水貂養殖的出路。
種貂存欄量總體下降
11月16日下午1時許,在文登市侯家鎮南渠格村,水貂養殖戶宋增永正在貂場內收拾胡蘿卜。
一排貂棚內,除了8只不被貂皮販子相中的體型較小的水貂外,400多個貂舍全被清空,顯得冷冷清清。
侯家鎮河楊家村20多家水貂養殖場,去年種貂存欄達4000多只。當天上午,村民楊鳳陽告訴記者,全村半數以上的水貂養殖戶因虧本清空貂舍,剩余的少數養殖戶也普遍減欄。目前,全村種貂存欄量約1300只。
據侯家鎮皮草產業辦公室主任林洛光介紹,去年,該鎮種貂存欄量達100多萬只,今年種貂存欄僅為去年同期的1/3。澤庫鎮獸醫站站長周長安介紹,該鎮種貂存欄同比下降了2/3。其中4個種貂數量在80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種貂存欄量均不足去年的1/3。
當天,記者從文登市畜牧局了解到,今年文登市種貂補欄同比減少約1/3。榮成種貂存欄同樣存在下跌情況。
11月19日下午,榮成市人和鎮水貂養殖戶劉成功告訴記者,自2002年開始,他從500只種貂起家,到去年滾動發展到1500只種貂。由于今年沒有賺到錢,劉成功表示,等他把水貂全部處理完畢,今后不再養殖水貂。
隨后,記者從榮成市人和鎮獸醫站了解到,今年,該鎮種貂存欄僅為去年同期的40%。
王吉財在榮成從事水貂養殖28年。他說,自1990年以來,我市種貂存欄始終保持持續增長勢頭。今年種貂存欄出現負增長,是17年來的首次。
改良品種應對市場
文登市侯家鎮東廒村劉新明水貂養殖場去年種貂存欄達1000只,今年,他調整保留了600只種貂。
“如果選擇放棄的話,的確是舍不得,而且損失將更大。”劉新明說,今年不少養殖戶清欄,對整個產業的調整是件好事??梢灶A見,2008年的養殖水貂成本,無論是飼料供應,還是人工費等,都要比今年降低。
劉新明說,他之所以把種貂減少到600只的規模,就是防止明年水貂價格回升,種貂供不應求,避免自己引種花更多的“冤枉錢”。
不久前,侯家鎮河楊村水貂養殖戶楊鳳陽按每只公貂650元的價格,從大連和靖海實業公司引進了100只美國短毛黑新品種,使種貂的總數達到500只,與去年持平。
“我用這100只‘美國黑’優良公貂,來改良現有的水貂品種,加上自己的科學喂養方法,明年肯定不會賠錢。”楊鳳陽自信地說。
19日下午,記者從山東靖海實業集團公司了解到,去年,該公司種貂存欄量為1.24萬只,今年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1500只。
靖海實業集團公司副經理許云川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2003年底,公司投資260萬元,從美國引進了2000頭“美國黑”金鉑爾優良水貂品種,對水貂進行良種繁育。幾年來,該公司水貂品種改良率達70%。
許云川說,目前,貂皮價格下跌的是傳統水貂品種,從市場反饋的信息看,優良品種還是很有市場的。“美國黑”公貂皮的市場價格達650元,是傳統貂皮價格的2倍多。
畜牧專家為貂農支招
日前,文登一畜牧專家專程到河北省肅寧縣進行市場考察。肅寧縣尚村毛皮交易市場原皮年交易量占全國的60%~70%,每天與香港裘皮協會和世界裘皮協會互通交易信息,成為世界原皮交易的“晴雨表”。
18日晚上,考察歸來的畜牧專家告訴記者,導致今年水貂價格下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因素是去年全球變暖。暖冬對皮毛的銷售帶來了很大影響。
其次是去年國家對裘皮服裝加工企業的出口退稅進行了調整,出口退稅由13%下降到5%,抑制了企業的出口沖動。另外人民幣持續升值,也給裘皮服裝出口企業增加了成本壓力。
第三是國際服裝設計師對貂皮用料的多與少,也左右著皮毛的整體銷量。
該畜牧專家說,威海特種毛皮動物的存欄量突破1000萬只,但客觀講,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多年來,品種改良成效不大。多數貂農生產的毛皮針毛多,絨毛少。有不少養殖戶為了眼前利益,給水貂打激素,人為改變水貂的生長規律,降低了毛皮質量。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水貂養殖行業的組織化程度低。特種毛皮動物養殖是我市重要的農業支柱產業,但至今沒有一個成形的協會組織,長期處于分散經營的狀態,導致產品附加值不高,利潤大頭被外地商販賺走。
該畜牧專家強調,改變水貂產業發展現狀,就要由規模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轉變,由分散養殖到集約化經營轉變,這也是水貂養殖產業真正做大做強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