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貂死亡四大原因
在水貂飼養過程中,國內水貂平均產仔數量一般都在3.5-4.5個仔,究其原因,不是母貂產仔數少,而是因為仔貂死亡多。仔貂死亡時間主要發生在5-7日齡以前,據調查可占死亡的90%以上,引起仔貂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1、凍死:小仔貂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弱,外界環境對其影響很大。研究顯示,窩箱溫度≥12 ℃時,死亡率為0,小貂引起凍死的主要原因是小室內窩沒有絮好、墊草不足;也有因水貂母性不強或初產母貂不會護理所造成;生產當天天氣突然降溫也可能造成部分初生仔貂凍死;也有的因墊草硬,形成的窩不實,箱底縫隙較大;或仔貂爬出小室從籠眼漏到地下而凍死。如果發現漏下的仔貂,還尚未凍死,及時采取加溫方法加以搶救。
2、餓死:餓死的仔貂表現消瘦,肚子是癟癟的,皮膚形成皺褶。母貂過肥或過瘦以及母貂患有乳房炎等疾病引起母貂缺奶是仔貂餓死的主要原因;其次母貂母性不強,不給仔貂喂奶也容易導致仔貂餓死;其他如仔貂瘦弱無吮乳能力;或因產貂過多,乳頭少,部分仔貂搶不上奶頭及仔貂爬離小室吃不上奶等均可造成仔貂餓死。
3、壓死:母性不強,不注意保護仔貂,仔貂被母貂壓死,還有的是因為窩絮的太小,母貂轉不開身而把仔貂壓死,被壓死的仔貂身體呈扁狀。
4、咬死:最常見的是母貂患有乳房炎,仔貂吃奶造成其疼痛、煩躁而咬死仔貂;其次是仔貂身上帶有異味、母獸受到突然的驚恐嚇、產后缺水及母貂缺少某種營養物質等原因引起母貂食仔;另外母貂自咬癥發作或有咬食仔貂惡癖者也容易發生咬死仔貂現象。
綜上所述,針對仔貂死亡的4種主要原因,貂場應優選良種,選擇那些產仔率高、母性好、身體健康的母貂留種;妊娠期提供新鮮、全價、營養均衡的日糧,及時調整體況,防止母獸營養缺乏及乳房炎的發生;產仔前做好產箱保溫、防漏及防寒措施,產仔后加強巡查及水貂母子護理,提高仔貂成活率,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