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成為毛皮強國?
中國如何成為毛皮強國?
哈爾濱相成飼料制造有限公司 崔正國
眾所周知,中國已成為世界毛皮第一生產大國,但不是強國。現在世界公認狐皮最好為芬蘭藍狐、挪威銀狐,我們的大而不強,著實讓我們業界人士捏了一把汗。中國毛皮動物養殖將走向何方?這里筆者斗膽說一些粗淺的認識,供大家探討。
一、品種改良任重道遠
品種嚴重退化,是我們成為強國的最大障礙,不重視育種或育種方法不當是各養殖場(戶)存在的突出問題。強化普及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科學技術是業界的共識,不然再多的人去國外引所謂的“飛機狐”也是徒勞的。國為引種目的是為了擴繁和改良。譜系不清會造成近親繁殖,從而引起品種退化,另外后期的選育工作也十分重要,因為引進的芬蘭狐其本身的基因尚未固定,后代很可能出現分離而表現為退化。所以很多細節性的知識需要我們來掌握,不然很多的有識之士的北歐之旅真的就成了“空飛”。
二、養殖者自身飼養理念要提升
芬蘭養殖場里沒有專職獸醫,很少有疾病發生的秘訣,就是潔凈。看不到糞便堆集。而我走訪時鄉親們還當經驗告訴我:“不清糞好,沒味”。
增加環保費用,降低藥費預算才是上策。
三、重視疾控、規避技術風險
大家都講技術風險大過市場風險,比如犬瘟熱,資料介紹死亡率30%,現今提高到60%左右。多么可怕。免疫程序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見解。山東農大提出,提高母源抗體水平以提高仔狐貂的母源抗體水平,方法是:母狐、貂在懷孕30天注射蕁麻疹疫苗后的5-7天即可產生對犬瘟熱的保護力抗體,但又不被犬瘟熱抗體所中和,在注射1周后注射犬瘟熱疫苗,這時母狐、貂分娩時的初乳中可保持較高水平的犬瘟熱母源抗體,可保護仔狐、貂出生后在較長時間內不受犬瘟熱病毒的侵襲。采用上述方法未見早產、流產、畸胎、死胎等異常情況發生。在此也告誡新養者“防疫”萬萬不能忽視。
四、飼料企業要承載歷史性責任
養殖成本中最高的是飼料成本,所以大家都關注它。努力想辦法降低這筆費用,而毛皮動物又是肉食性動物、喜食鮮食。給飼料企業出了考題,即要價廉滿足成本需要,又要滿足毛皮動物喜食需要,最后皮張質量還要求飼料達到營養標準,好多限制性條件都要滿足。另外,企業還要具備超強的服務能力與科研院所聯合轉化最新科研成果,與媒體聯合獲取最新最詳實的信息最快傳遞到客戶產生效益,與市場、協會聯合把皮張最后賣上好價錢。我們的飼料企業都要做負責的企業,與養殖朋友同進同退。
五、需要強有力的媒體和協會引導毛皮行業健康發展
負責的媒體是正確引導,真實報道科學分析而不能為了某種商業目的而炒作。毛皮行業剛剛上路,負責的協會要當好宣傳員、技術員、解決好飼料難、防疫難、賣皮難。努力使行業健康、有序、持續發展!
六、政府是行業發展的強大后盾
我們都知道中國毛皮市場河北最多,最近在秦皇島昌黎荒佃莊鎮又誕生了大型生皮交易市場。這都是各級政府重視的結果。荒佃莊鎮政府舉全鎮之力,家鄉人蔣雨江董事長個人出資興辦毛皮大市場。市場的成立給當地的養殖業以真正的托付。毛皮業要真正實現飛躍,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
摘自:《特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