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皮市場進入調整期
筆者從河北省蠡縣留史鎮皮毛交易市場了解到,目前地產狐70厘米100元左右;改良藍狐80厘米僅為280元(質次);90多厘米的掃狐400元左右;銀藍雜交狐1米左右交易價格在元上下;狠狐價高一些,在600元左右。但市場鮮見,交易情景極為平淡。大多是皮販之間進行交易,使狐皮的生產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筆者認為狐皮市場進入調整階段。去年狐皮價格全面回升,養殖企業喜上眉梢,價格的高歌猛進必然造成養殖數量的激增,使得去年藍狐皮年產量突破千萬張大關,有相當一部分養殖企業認識到藍狐皮必然會受到市場的考驗,增加雪狐的飼養量。然而雪狐的上市量并沒有人們猜想的那樣短缺,只不過是雪狐適應當前裘皮衣飾自然本色的發展需求。裘皮加工企業加大了使用量,造成了雪狐皮價格微高。
去年眾多養殖戶都在藍狐皮高利潤吸引下,對藍狐皮的生產關注太多,以致銀藍皮市場短缺。銀藍狐皮的價高大勢將一直持續到今年銀藍新皮上市。去年銀藍皮價高吸引許多養殖戶轉產銀藍皮生產。今年銀藍皮的上市量將明顯上升。銀藍皮的價格也將隨即下降。去年銀狐皮市場交易價曾達到700元的頂峰。今年山東、黑龍江等產區對銀狐皮的生產持觀望態度,銀狐皮的價格將平穩下滑。藍狐皮有著狐皮發動機的稱號,在狐皮中交易量、飼養量最大。受藍狐價格低進影響,整個狐皮市場將呈現平穩走低態勢。
隨著人們對短毛類裘皮衣飾需求的不斷擴大,短毛類裘皮原皮對狐皮的使用量已然產生了影響。例如尼克服和水貂、獺兔皮大衣等。狐皮產業迅速發展和和水貂皮、獺兔皮、家兔皮使用量的不斷攀升的產業矛盾隨即產生。由此狐皮產業將進入一個自身調整期來適應當前及今后的發展趨勢。
由于地產狐皮質次價低,市場銷路隘,中小養殖戶應即早進行狐種改良工作,大型企業在保證藍狐皮生產數量的情況下,穩步發展銀藍、銀狐、雪狐的發展,謹慎養殖彩狐。
山東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