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中添加誘食劑的原則和必要性
飼料中添加誘食劑的原則和必要性
喬治安成博士(美國) 強志(中美合資億如科技有限公司)
在狐貉貂飼料中添加誘食劑可增進動物食欲,掩蓋某些飼料必須或有效組分的不良氣味,增加動物喜愛的某種氣味,從而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增加動物采食量,提高非常規飼料資源的利用,提高動物生產性能、節約飼糧資源、降低養殖生產成本。但是,商品飼料中添加誘食劑必須在保證產品的適口性的同時,能有效的保證商品飼料特定的商品風味和香型,以區別于其他飼料產品,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還可防止飼料產品被假冒,增強飼料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配制和選擇飼料誘食劑應用時要遵循下列一些基本原則:1、有效性標準。2、物理化學標準。3、安全標準。不難看出,調味劑、誘食劑與其它添加劑相比,獨特之處在于要求其物理化學上有一定的穩定性,即:1、誘食劑既要散發“香氣”,又要有一定的貨架壽命。要求與飼料混合后也有一定的保存期。高溫制料過程會促進風味物質的水解和氧化酸敗,飼料誘食劑應經得住制料過程的高溫破壞作用,以免飼料產生討厭的風味和氣味。2、配伍性:誘食劑與飼料成分的物理、化學配伍性,對功效影響也很大。過高濃度的銅、磷、鉀、尿素、氧化膽堿、魚粉、顆粒粘結劑,防腐劑和藥物等飼料組分直接接觸誘食劑,對其功效和質量會產生不利影響;而脂肪、食鹽、葡萄糖、有機酸、部分氨基酸等飼料組分有利于飼料香氣的提調。
飼料營養、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是保證動物健康生長和高效生產的三個要素。然而飼料界人士所關注的主要是飼料中的養分含量如何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量而常常忽視隱含于兩者間的一個關鍵因素——適口性與采食量。實際上任何配方都是以一定的采食量為基礎設計的,飼料適口性不好,采食量下降,勢必影響攝入養分的總量,無疑也會影響到飼料的效果。許多飼料原料本身也有適口性問題,如大豆中的腥臭味物質、豆類中的外源凝集素、菜籽餅粕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及其降解產物致甲狀腺腫素,許多谷物和其它植物性飼料中的單寧、脂肪的氧化降解產物等,都會對飼料適口性造成不良影響。特別需指出的是一些蛋白質代用品和工業副產品的開發利用更會帶來適口性問題,如血粉、魚粉和發酵副產品等。在畜牧生產中,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不僅要求保證日糧中的營養質量,還要求飼料有良好的適口性和足夠的采食量,才能保證動物對養分的總需求。畜禽處于應激狀態,如嘈雜、驚嚇、擁擠、分群、轉群、運輸、斷奶、去勢、炎熱、寒冷等;動物食欲減弱,采食量下降。綜合以上幾種情況,確實速效的解決問題,在飼料中加入誘食劑的同時,評價選擇適合高效的誘食產品尤為重要。
《特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