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養殖怎樣防受騙
目前在特種養殖業上,有一些見利忘義者利用人們致富心切的心理,設下了種種陷阱,使得不少養殖戶受騙上當。因此,廣大養殖戶要當心,以防上當受騙。
1、要找可靠的有證的合法場家。
凡正式養殖場養殖特種動物都持有市(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和財稅局證照,養珍稀名貴動物的還須持有省(區)級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特殊的品種及產品還必須有注冊商標,并且實際飼養經營的品種和上述證明相符,經營特種養殖種苗的場家,還應持有市(縣)級“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對證照齊全的場家來說,可以作為第一可信依據。
2、要找可靠的科技部門的場家。
凡屬科技部門直屬或隸屬的場家,如農技部門、科協系統、大專院校及政府部門的場家,一般都比較可靠。事前也可向場方上級主管部門核實情況,探聽虛實,也可直接去場方。不歡迎上門去參觀、只準信件交往或只收匯款不讓去人的郵售單位,或用郵政信箱聯系及收款的,以及收款的,地址不明確的單位,千萬不要去相信。
3、要找有技術職稱的人員合作。
如事業上有成功的場家,均有一兩名至數名持證人員上崗,并有證件如農技員證、農技師證、農藝師證,正式場家還有一個領導班子,分工明確,持有合法公章 。不要憑其單位名稱大小和公章大小作依據去輕率取舍,更要防止一二個人的皮包公司憑一張精制的自封總經理或工程師的名片蒙住你。
4、要找到相對固定的生產實驗場地。
有實驗場所才可稱場,大凡正式場家特別是養殖業總要有一個固定的生產基地。應當擁有相應的科研器材和資料,并且必須有一定規模的生產數量及固定資產等,如只見到少量實物或種子,說明他們的東西根本不是自己生產的。有時一些供種者僅一二人卻擺弄出許多個可供的“新品種”,這只能證明他們更不可靠。
5、要有完整的技術資料。
任何一個優良品種,其技術要求是不一樣的,如推廣一個新品種而只有極簡單的技術資料,肯定是不夠成熟的技術。目前,在特種養殖業上的一些資料以訛傳訛引人入岐途,更有甚者,抄襲別人資料作為自己實踐成果占為己有,并有償技術轉讓,極不道德。要防止同種異名、異種同名的假象騙人,最好要了解其學名,或者先向場方索取實物照片,驗明正身后再引種,一般歷史長的場家,經驗也相對完整些,技術可靠性就強多了。
6、要了解供種者真正身份。
好多地方出現非當地人員租來房子設點供種,常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特別是要注意在城市中有人專門在車站碼頭、旅社中掛大牌子,借供種及回收產品作幌子欺騙人們,到最后連他的影子也找不到,這些人心懷鬼胎,他不會爽快地亮明自己身份的,而且這種人售的種也往往都是假冒偽劣淘汰種。
7、要有可靠的憑證。
凡是有供求關系的應當訂立協議,開具票據憑證,以便今后萬一發生糾紛,可持這些證件向有關部門投訴。因此不要忘了合情合理合法的手續。
另外,還要看準市場行情,了解社會擁有量來預測該產品數年內發展趨勢,自銷產品的更應注重市場變化。總之要自己多看多想多分析,才不會上當受騙
文章來自:中國狐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