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肉鴿產業的新變化,適者生存
我們鴿業同仁一方面感嘆肉鴿行業這幾年發展變化的迅猛,新事物層出不窮,新業態豐富多彩:另外一方面又感覺到不可預測的太多,起決定性作用的反倒不一定是養殖端,甚至不是本行業的因素。
肉鴿產業的新變化
01、市場消費進入緩沖期
一是我國肉鴿的產量仍達到階段性相對的高峰,尤其是在豬肉、禽肉和禽蛋等幾大主要肉食品種超量供應的狀況下,對滿足目前的需求仍供過于求;二是我國經濟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之前高速度發展的階段已經完成,疫情影響下,企業和人民的錢包不斷“縮水”,需求大幅度增長似乎缺乏預期;三是鴿業目前的產品絕大部分還是在養殖端,提供適應消費者日益高漲需求的終端產品及其服務占比仍非常低。因此,肉鴿市場的銷售增長有限,而消費量增長出現瓶頸。
02、生產成本大幅提高
飼料原料依賴國外生產比重大,新冠疫情后供應鏈尤其是海運成本大幅飆升;加上通貨膨脹、與一些主要生產國的貿易爭端持續等,造成原料供應緊張和成本大幅提高,導致糧食、飼料價格已連續提高,養殖端的飼料成本就增加了35-40%。而產品售價因疫情、消費、供應過剩等原因不升反降,造成養鴿因2019年供應不足后的大賺到2020年后的大虧,養鴿行業也經歷了歷史性的持續虧本近兩年多。
03、未來生產困難重重
一是養鴿企業缺乏足夠資金進行投資來擴產和完善配套生產設施;二是對未來市場的前景缺乏信心,加上疫情反復導致消費難以提升,肉鴿產品銷售及其盈利就沒有保證;三是養殖成本(包括人工、糧食、物流等)的日益增加,導致虧損面繼續擴大;四是鴿病的威脅依然存在,包括“新城疫”、高致病性沙門氏菌、毛滴蟲病等,這些都是目前養殖端產量的最大威脅。所以不排除有不少養鴿企業因上述問題的嚴重暴發而減欄、停產甚至破產的事件出現。
鴿業的杏花村在哪?
01、對2022年的肉鴿行業持審慎樂觀
一是整個行業的存欄量會繼續下降(除了極少數養殖巨頭繼續增長外,中、小企業及散養戶均從過去兩年因連續虧損被逼減產中),供需關系比較平衡;二是經過兩年行業困難時刻的煎熬和鍛煉,能夠挺下來的企業都有韌性且應該比較理性,也有其生存之道,應付困難的心理和能力都有了提高。三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下,肉鴿產品價格在上半年難有較大起色,大多虧損狀態。而在下半年,須保證在新冠疫情穩定下,才可保持在盈利線上下附近。
02、提高自身競爭力,求生存
經濟增長放緩、新冠疫情反復、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暴漲、消費不振等不可控因素影響下,鴿業唯有練好內功,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通過提高自身競爭力來應對,越來越不可預測的市: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不斷完善生產的設施設備、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銷售和售價等,才能求生存、謀發展。
03、向終端謀發展
一是通過延長產業鏈來增長企業的盈利能力;二是品牌的建設和樹立,品牌對于終端產品更具重要性;三是不斷開發能夠滿足消費者尤其是千禧一代和00后消費群體“快節奏” 生活方式帶來的日益增長的新消費需求,如即煮、即食、預制菜產品,以及符合低碳、動物福利、無抗等新消費理念的生產方式及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