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對阜陽肉鴿業的影響
安徽省肉鴿業協會在安徽省畜牧技術總站和阜陽市農業農村局的關懷下對阜陽、亳州兩市的肉鴿企業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調研。
肉鴿養殖在阜陽地區已小具規模,成為農村發展經濟、脫貧就業的首選好項目,掀起了知識青年返鄉創業的熱潮,目前阜陽、亳州兩市肉鴿存欄量約100萬對。可是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給肉鴿養殖業帶來很大麻煩,同時因今年洪災影響又給鴿產流通帶來銷售受阻,導致部分新辦場虧本。
2020年7月14日,安徽省肉鴿業協會組織了由陸鳳喜會長、楊仁標副會長、阜陽市農業農村局王朝良副局長、阜陽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汪磊科長一行四人的調研組,在太和縣工職委劉青主任的陪同下對高廟鎮久翔鴿業進行了考察調研。該公司今年租地50余畝用于新建鴿場,前期投入150萬元,建塑料大棚13個,二期工程正在啟動中,項目完成預計投資1千萬元人民幣。久翔鴿業公司在鎮土地部門劃出的養殖用地范圍內,由于棚內不準做地面硬化,為衛生防疫帶來諸多不便。
調研組又調研了阜南縣、臨泉縣、利辛縣的部分養殖戶。在疫情期間由于活禽市場突然關閉,市場銷售受阻,由于缺少冷庫,同時屠宰、包裝、儲存等加工環節缺乏技術,積壓了很多乳鴿,近期又受洪災影響,乳鴿價格低迷,很多返鄉創業的養殖戶在苦苦支撐。
經調研組討論,總結出目前安徽省的肉鴿養殖正面臨四大突出問題:
1、養殖用地不允許地面硬化,帶來衛生防疫的麻煩和隱患。養殖業是農村發展經濟的第二大支柱產業,養殖也屬農業項目,沒有改變土地使用性質,養殖用地土地部門不準地面硬化,使養殖場在衛生防疫上遇到很大麻煩,養殖場動物防疫不達標辦證難,難以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望相關部門給于協調幫助,批準肉鴿養殖舍內可采用三合土水泥面等簡單地面,以方便衛生防疫和機械化操作。
2、肉鴿養殖技術力量薄弱。目前眾多新入行的肉鴿養殖戶經驗不足,防病、治病用藥混亂,急需專業技術培訓,望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分區培訓指導。
3、肉鴿品種混雜,經濟效益低。我省沒有肉鴿原種場和祖代場,良種觀念不強,養殖戶也沒有選種育種技術,進而導致種鴿繁殖率低,成本高,經濟效益不好。
?4、肉鴿屠宰冷藏條件不成熟,抗風險能力低。由于疫情期間活禽市場關閉,養殖戶屠宰加工包裝冷藏方面由于沒條件、沒技術,產品銷售難,難以抵抗市場風險,急需政府相關部門拿出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