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聲飛揚 唱出鄉村好“錢景”
新疆阿勒泰布爾津縣在發展特色產業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布局,形成特色種植養殖產業鏈,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持續增加農牧民收入。
近日,在闊斯特克鎮克孜勒烏英克村肉鴿養殖繁育基地內,干凈整潔的鴿舍內飼養著上萬只種鴿,飼養員正在給鴿子喂食。成群的白鴿或相互追逐,或喝水吃食,不時地發出“咕咕”的叫聲。
肉鴿適應性強、疾病少,飼養成本低,而且養殖周期短、盈利快,非常適合村民養殖。“每天的工作就是觀察它們的進水量和進食量,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下一步,我們將要進行的是人工孵化,現在每天能聽到鴿子的叫聲心情也很愉快。”飼料員陳長欣說。
飼養員熱孜亞·布瓦于2020年12月份來到肉鴿養殖繁育基地務工,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熟練掌握了飼養技巧,在她看來,肉鴿養殖給她插上了致富的“翅膀”,給她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剛來合作社工作的時候什么也不懂,現在我學會了許多養殖技能,讓我有了底氣。”熱孜亞·布瓦說。
為了拓寬當地村民的增收渠道,闊斯特克鎮克孜勒烏英克村在考察市場的前提下,鼓勵黨員示范帶頭試養肉鴿,并提供技術培訓等各類扶持。通過幾年的努力,克孜勒烏英克村的肉鴿養殖已經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村里還成立了“紅柳乳鴿養殖協會”。在400萬元項目資金的支持下,肉鴿養殖規模從最初的300羽增加到現在的1.2萬羽,預計年出欄達7.2萬羽,純利潤20萬元以上。
“克孜勒烏英克村肉鴿養殖往年主要以自然孵化為主,擴大規模后,通過引進兩臺孵化器來提高產量。同時,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促進農牧民在產業發展上實現多元化經營。下一步,我們對肉鴿進行深加工,目前,已開發出鴿子醬、五香肉鴿、自加熱鴿子湯三個產品增加附加值。”闊斯特克鎮克孜勒烏英克村村委會主任、合作社負責人吳曉明說。
如今,合作社采取“支部+企業+特色養殖戶”的經營模式,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讓肉鴿成為村民飛向致富的“幸福鴿”。“闊斯特克鎮將圍繞地區確定的‘牛羊馬駝禽、水草藥果奶’十大特色優勢產業,和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結合我鎮實際,以現代畜牧業促進農業發展的思路,持續發展好牛、羊等養殖以及奶業發展。同時發展壯大肉鴿、多胎羊等特色養殖產業,在現有基礎上繼續運用好‘黨支部+’模式,尋求與肉鴿加工的企業深度合作,深化產品加工,建立長期供銷關系,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努力將闊斯特克鎮打造為肉鴿之鄉。”闊斯特克鎮副鎮長靳貴書說。
布爾津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已進入實施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時代。全縣上下積極搶抓政策機遇,緊緊圍繞以持續增加農牧民收入為中心任務,不斷加快現代農牧業發展步伐,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及環境優勢,在特色產業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實現產業增色、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