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英吉沙:特色養殖 “鴿”唱幸福
俗話說“一鴿勝九雞”,近年來,新疆英吉沙縣薩罕鎮硝乎魯克村把鴿子養殖作為發展家庭養殖的的主要產業之一,加大扶持力度,逐步讓“小鴿子”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拓寬畜禽產業多元化發展道路。
近日,在英吉沙縣硝乎魯克村村民卡斯木·阿尤普的鴿子養殖基地,鴿棚里鴿籠排列整齊,鴿子在悠閑啄食,閑庭散步。
“在大家支持和鼓勵下,我開始養殖鴿子,目前我的鴿舍里已有800多羽鴿子,有信鴿、肉鴿、觀賞鴿等幾個種類,光靠鴿子養殖,每年都有1萬多元的收入。接下來還要擴大養殖,多多掙錢。”卡斯木·阿尤普介紹道。
卡斯木·阿尤普一家人正在喂養鴿子(央廣網發 田亞蓮 攝 )
初次喂養鴿子,缺乏養殖經驗的卡斯木·阿尤普虛心請教技術人員學習配料、防疫等方面知識,邊養邊學,逐步走上了規模化道路。
“不僅有技術員免費進行技術培訓,還有防疫人員定期上門巡訪,我們有問題可以隨時聯系他們,出欄的鴿子都有固定的訂單,一只亞種原鴿可以賣30元到100元,翻翻鴿最高的時候可以賣到一只200元。”說起鴿子養殖帶來的收益,卡斯木·阿尤普滿臉的笑意。
“我們邀請專業養殖技術員,手把手給村民指導怎么挑選優質的乳鴿到怎么喂飼料、喂水和掌握養殖溫度等,通過帶著村民養、領著村民干,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幫忙聯系銷售商家,讓廣大養殖戶買得放心、賣得舒心,嘗到養殖甜頭增加收入,進一步增強養殖積極性。”為推動養鴿產業發展,該村第一書記鄭杰花了不少心思。
卡斯木·阿尤普一家人正在喂養鴿子(央廣網發 田亞蓮 攝 )
產業興,群眾富。硝乎魯克村通過堅持不斷發展壯大特色養殖產業,推動特色養殖產業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有力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鴿子養殖初見成效,群眾對發展養鴿產業信心十足,工作隊和村‘兩委’會繼續努力,幫助村民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在增收方面持續發力,逐步讓特色養殖成為村民持續增收的助推器,使更多村民享受到發展產業帶來的紅利。”談到下一步打算時,鄭杰表示,要繼續瞄準特色養殖產業,努力實現群眾增收致富,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目前,硝乎魯克村養殖有新疆亞種原鴿、新疆翻翻鴿、新疆兩頭烏觀賞鴿、鳳尾鴿等多個品種,囊括了肉鴿、賽鴿、觀賞鴿。今年,該村鴿子飼養量約16700羽,年純利潤可達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