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論壇 | 北方鴿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及形式研究
2024年3月17日下午,在“山河四省”鴿業發展大會暨第九屆肉鴿交流研討會上,組織了來自獸藥、養殖不同領域的代表和行業專家,北方鴿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及研究。
西安法諾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毅建議,對養殖戶來說,第一,養殖模式逐漸向社會化規模化發展,很多大場已經有先進的改革方案,養殖戶只需在其基礎上進行微調整,然后去適應和模仿,進而提高養殖水平,提高人和設備匹配度,達到養殖利潤最大化。
第二,注重養鴿過程中的細節問題。目前種鴿的選育還未達到標準化,所以模仿學習前人的經驗很重要。養殖過程中要用心觀察,比如觀察設備的弱點所在,如何應對特殊狀況。如果養殖工人細心一點,很多損失是可以降低的。
第三,希望養殖戶要找到自己發展的弱項,并積極向大的企業和好的養殖榜樣學習,補齊短板弱項,減少自身的損失,因為這就是下一步轉向生存的利潤空間。
河北省畜牧總站推廣研究員劉文科提到,河北鴿業發展到現在,與其他傳統畜牧業不同,它屬于倒推產業,首先是做餐飲的企業,比如孫大廚鴿子館,在石家莊有20多家門店,還有“脆皮乳鴿”、烤鴿子大量使用肉鴿,北方本地市場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把消費市場打開了,鴿產品被消費者認可,從而帶動了養殖的發展。
龍頭企業應起到帶動作用,養殖戶參與,統一標準,風險共擔,利益共存。如今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消費者對產品要求越來越多樣性,消費市場倒逼產業鏈一步一步去成熟。鴿業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產業,已引起政府部門重視,加上從業者的積極性,再加上社會對產品的需求,相信未來會迎來一批更大的企業家,會把這個產業做好,鴿業也會迎來更加光明的明天。
武城縣廣運林海肉鴿養殖家庭農場總經理趙成海坦言,在肉鴿行業里摸爬滾打了23年,也見證了產業的發展。我們這些老養鴿人,都是靠自己的摸索,沒有老師,沒有科研團隊,一路走來非??部馈km然目前行業沒有標準,但是將來會有,就目前的情況應做好自己。怎么養好鴿子,把鴿子這個小產業做成大產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鴿子也走進了平常百姓的餐桌。但北方的消費觀念還不夠,消費者對鴿子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了解得還不多,所以要大力宣傳,引導大家多吃鴿子。
鴿業現在屬于朝陽產業,目前在國家層面,領導層面,各大院校層面都在為其舉旗,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未來是很有發展前景的。
山東莘縣麻寨鴿場場長郝憲軍提到,莘縣肉鴿養殖是大縣,一個村子肉鴿存欄量最多的有30萬對,大多經營模式為家庭企業。他分享自己家庭式養殖的管理經驗,一是注重鴿舍衛生,二是保持良好的通風,三是人要勤奮,做好看似不起眼的方面。鴿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目前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都在不斷的提高,鴿業的市場也會很大。他表示今后會多向行業同仁學習,歡迎大家來莘縣做客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