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行情差,提高產量,厚積薄發,一定注意這幾點
飼養肉鴿的經濟效益如何,直接與生產乳鴿的多少和親鴿產蛋率的高低密切相關,因此必須采取綜合措施以提高親鴿產蛋率和乳鴿產量。
一、人工哺育乳鴿
傳統的肉鴿飼養方法是一對種鴿孵化和哺育乳鴿。種鴿配對10天左右后產蛋,隔一天又產一枚,開始孵化,18天出殼,親鴿從嗉囊吐出鴿乳哺育乳鴿,到28天乳鴿會啄食后出巢。這樣從孵蛋到出巢為一個繁殖周期共46天。每年夏末秋初是換羽季節,種鴿停止產蛋1—2個月,1年只有300天的產蛋期,共能產6對蛋。即使高產種鴿哺育期在14天就開始產蛋,一邊育雛一邊孵蛋,這樣1年也只能生產9—10對乳鴿。如果養鴿和養雞一樣用工人孵化、人工育雛,則可以大大提高乳鴿的年生產量。因為種鴿產一對蛋后,不讓其孵化,把2枚蛋同時拿走,隔7—15天,平均12天左右又產一窩蛋,一年平均可產24窩以上。
鴿蛋的人工孵化和雞蛋一樣,用一個恒溫箱(或孵化器)就可以進行。孵出的乳鴿放在育雛器內用人工哺育,成活率達95%以上。具體方法如下。
1、人造哺乳器
用一個有彈性的塑料瓶,在瓶蓋上鉆孔安裝一個橡膠或塑料細管即成。
2、飼喂方法
將人工鴿乳裝入哺乳器內,乳溫35℃,不冷不燙。將哺乳器的細嘴輕輕塞入乳鴿食道,擠出鴿乳,每天喂3次。
3、人工鴿乳的配制
選優質的雛雞料90%、人工魚粉5%、人用食油4%煮熟后加“肥大壯” 1%,另加適量的速補—14、雞蛋清。人工哺育1周后,可適當減少營養添加量。
二、并蛋和乳鴿并窩
有的種鴿產蛋率低,每次只產1枚蛋就開始孵化,有的種蛋在第5天頭照時發現有1枚是無精蛋,在二照(第12天)有1枚是死胚蛋,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并蛋,把這蛋拿到另一窩親鴿蛋巢中讓其繼續孵化,避免親鴿只孵1枚蛋的現象。同樣也可進行乳鴿的并窩,但是母性差或哺育能力低的新鴿不要并蛋和并窩,特別是一對親鴿同時哺育3只乳鴿,往往引起乳鴿發育遲緩。不管是并蛋,或是并窩,都要選同日產出的,或不超過2日的,否則并蛋和并窩都不會成功。
三、提高親鴿的產蛋率
1、種鴿配對合理
肉用種鴿在6個月齡時配對最好,過早過遲都不利于產蛋。配對后互相打斗的、不產蛋的要進行調換。種鴿在2—3年齡時是產蛋盛期,隨著齡期的增長,產蛋減少,所以要適時淘汰低產鴿、老齡鴿,經常保持鴿群有較高的產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
2、保持適度膘肥
種鴿過肥過瘦均不利于產蛋,所以不要喂單一飼料,從平衡營養入手。例如只喂玉米、小麥、高粱,雖然種鴿膘肥體胖,但不會產蛋或產蛋減少,種蛋的受精率、出殼率降低(一般是86%—85%),因此應在種鴿配合飼料中加入豌豆、豆餅(炒)、肉骨粉等蛋白質飼料。最好喂鴿的全價顆粒料,鴿既喜歡吃,又營養齊全。在自配的鴿飼料或保健砂中的原料種類不論多少,而產蛋靈和多種維生素這兩種添加劑不可少,以保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營養的足量供應。
3、精心管理種鴿
環境溫度過高過低都影響種鴿產蛋率,所以要做好種鴿的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的工作。鴿舍要保持干凈衛生,更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鴿舍要有陽光照射,冬天晝短夜長,還要補充電燈光照,加上自然光達16個小時,以刺激種鴿能多產蛋。
4、種鴿藥物催情
不育種鴿除了在飼料中增加產蛋靈、多種維生素和蛋氨酸的用量之外,對公母鴿還要口服維生素E(人用),每只1粒。公鴿肌注丙酸睪丸本酮5毫克/次,3—5天后再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