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生產種鴿要淘汰更新?
對于肉鴿養殖戶來說想要提高養殖效益,必須要提高整個生產鴿群的繁殖能力,除了受品種和飼養管理水平的影響外,同樣也不與養鴿場并窩并蛋、人工孵化及保姆鴿的利用等技術有關,此外,作為乳鴿、鴿蛋生產主力軍的生產鴿也要淘汰更新,養鴿戶可根據其生產記錄的具體情況篩選淘汰低產、老弱病殘鴿,并及時補充體質強健的生產力強盛的新種鴿。為什么要淘汰更新呢?
首先,任何一個品種的肉鴿鴿群都存在這高產的個體和低產的個體,養鴿戶只有通過長時間的比對才能篩選分辨出高產個體和低產個體。高產個體的繁殖能力相對較強、孵化、喂養乳鴿的能力突出,相比之下低產個體肉鴿,繁殖能力較低、產蛋及孵化、喂養能力較差。即便養殖戶使用和高產個體同樣的飼養管理標準,也無法改變低產個體根本上產量不足的問題,因此為優化鴿群需要養鴿戶根據自家養鴿場的實際情況對低產個體進行有目的的淘汰更新。
其次,適齡生產肉鴿在經過幾年的繁殖生產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肉鴿親鴿自身體質和繁殖能力在所難免的會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直接導致其產蛋窩數減少、哺育喂養能力、乳鴿體質變差等不良現象的發生,進而造成鴿群的繁殖率降低,影響養鴿戶養殖效益,從養鴿場整體效益出發,養鴿戶也要對生產鴿進行淘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