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三農”發展的新跨越
帶著“十二五”良好開局的自豪,滿懷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的期盼,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12年。
剛剛過去的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開局之年。這一年,糧食生產登上1.1萬億斤的新臺階,農民人均收入有望達到7000元,這是近年來增長最多增幅最大、而且增幅再次超過城鎮居民的一年,是農業農村發展整體提速、全線飄紅的一年,是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一年,也是農民順心、農村祥和的一年。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攻堅階段的關鍵之年,也是推進“三化同步”發展進一步深化之年。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實現農民持續增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不僅會為管理好通脹預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贏得戰略主動、提供有力支撐;為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創造物質基礎,而且還會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謀劃新發展,尋求新跨越。站在糧食生產“八連增”和農民收入增長“八連快”的高起點上,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業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生產要素價格持續上升、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深、農產品市場波動劇烈,能否持續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發展、讓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在10500億斤以上?如何保持農民收入增幅在7.5%以上、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讓新的“黃金期”不斷閃耀黃金的光芒?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創新“三農”戰略思維,繼續豐富發展“重中之重”的“三農”思想體系;必須進一步強化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框架,使政策效應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必須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讓農業農村發展獲得更大的空間;必須進一步強化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讓第一生產力為農業農村帶來沉甸甸的成果;必須進一步創新“三農”工作的體制機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進“三農”發展的良好環境。
新年前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科學地回答了實現“三農”工作新跨越的重大課題,全面部署了2012年的農業農村工作,緊緊圍繞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這個中心任務,突出強調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這個重要支撐,既抓住了發展要害、回應了基層關切、兼顧了當前長遠,又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基礎上豐富發展了新時期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為2012年農業農村在穩定中實現新發展、在發展中謀劃新跨越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當前最要緊的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深刻領會會議在農業農村發展的黃金期向我們發出的忠告:絕不能因為連續多年增產增收而麻痹,絕不能因為農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減少,絕不能因為農村發展持續向好而工作松懈。切實把中央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到農業農村工作的實踐中,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再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輝煌新篇章的序幕已經揭開。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推進“三化同步”進程中,圍繞“強科技保發展、強生產保供給、強民生保穩定”重大任務,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凝聚全社會力量,有力加力,奮力合力,奪取農業好收成,促進農民較快增收,使農村社會更和諧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