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類商品價格上漲 助推全球通脹
簡要內容:美國彭博財經新聞社25日發布新聞稱,“小麥大豆供應不足價格攀升”。該文說,因為美國氣候惡劣影響產量,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連續第二日上漲。美國第二大證券商摩根斯坦利表示說,玉米和大豆價格可能繼續上漲,因為供不應求。摩根斯坦利紐約的研究班子認為,“美國近期的產量不足以滿足酒精汽油和出口的需求”。
美國彭博財經新聞社25日發布新聞稱,“小麥大豆供應不足價格攀升”。該文說,因為美國氣候惡劣影響產量,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連續第二日上漲。美國第二大證券商摩根斯坦利表示說,玉米和大豆價格可能繼續上漲,因為供不應求。摩根斯坦利紐約的研究班子認為,“美國近期的產量不足以滿足酒精汽油和出口的需求”。
五月交割的期貨小麥漲價20美分,或者說2%,價格到了每蒲式爾10.40美元。小麥價格去年以來上漲一倍多,盡管上周還出現了17%的價格下滑。摩根斯坦利的研究班子指出,這個下滑是因為美元短期堅挺和對通貨膨脹的預期下降所致,而不是因為基本的供求關系變化所導致。小麥價格猛漲,是因為美國西部大平原區氣候干燥將導致產量受影響;大豆和玉米的漲價,則是因為人們預期在美國的主產區因為洪水泛濫和降水會導致播種期推遲而使得產量也受到影響。
5月交割的玉米價格上漲1.5美分,也就是0.3%,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達到每蒲式爾5.2625美元的水平。自去年以來,玉米漲價35%,大豆則上漲69%。摩根斯坦利預測因為出口和乙醇汽油的需求緣故,玉米和大豆價格今年將上漲20%。
糧食類商品的價格上漲,助推了全球的通貨膨脹。中國增加了原材料的進口以增加庫存來緩和價格漲勢。韓國和印度上周則宣布取消或者降低一些糧食類產品的關稅以幫助控制通貨膨脹。 (鄒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