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部門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 中國氣象局近日進行系列工作部署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以應對今年春耕生產的嚴峻形勢。
去年冬季以來,中國南方大部省份遭遇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北方大部地區降水偏少、干旱持續發展。
2月20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會議向全國各級氣象部門傳達全國農業抗災減災和春耕生產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各級氣象部門重點做好以下5項工作:
--認真做好春季氣候趨勢預測和重大災害性天氣過程的中短期預報預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開展農業氣象專題信息服務;
--密切監視災區氣象條件的變化,做好不利氣象條件對災區災后重建和農業生產恢復的影響評估分析,尤其要加強對農林業病蟲害發生發展趨勢、冬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的氣象災害影響分析;
--加強北方地區干旱氣象監測預警服務,抓住有利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并做好森林草原火險監測和預報預警服務工作;
--各級氣象部門要完善農業氣象災害評估系統,強化氣象災害對農業影響的定量評估,為保證糧食生產安全做好氣象服務;
--進一步加強各級氣象部門與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的合作。
2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北方地區干旱監測預警電視電話會商會,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專家對當前北方干旱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會商,形成《重大氣象信息專報》上報中共中央、國務院。
此外,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農業氣象專家近日分赴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廣西、貴州8個受災嚴重的省份進行災害損失調查,并為受災地區提供農業咨詢,切實實現科研為業務和生產服務。(記者于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