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調控和國際因素勾畫2008年糧價曲線

為抑制糧食價格上漲過快,2007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鼓勵生產,投放國家儲備,降低進口關稅鼓勵進口,降低出口退稅和征收出口關稅抑制出口等。不過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國際國內市場環境可能將支持2008年糧食價格運行在高位
為限制糧食出口,抑制糧油價格上漲過快,維護國家糧食安全,2007年12月30日,財政部宣布2008年我國將對原糧及其制粉征收出口暫定關稅。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國家的一些宏觀調控政策雖然對抑制糧油價格上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受制于國內外市場環境,2008年糧食價格可能會繼續在高位運行,形勢不容樂觀。
調控政策確保糧食安全
財政部在2007年的最后一天宣布,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將從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小麥、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共57個8位稅目產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暫定關稅,其中麥類和麥類制粉出口暫定稅率分別為20%、25%,玉米、稻谷、大米、大豆出口暫定稅率為5%,玉米制粉、大米制粉、大豆制粉出口暫定稅率為10%。
這是繼2007年12月18日宣布取消小麥等原糧的出口退稅后兩周時間內,財政部出臺的又一重要的糧食政策。之前我國對小麥等原糧及其制粉產品實行13%的出口退稅率。
根據海關總署去年12月份公布的數據,2007年1~11月份我國累計出口大米113萬噸,同比上年增長了6萬噸,增幅5.8%;去年1~11累計出口玉米487萬噸,比前年增長224萬噸,增幅85%。
為抑制糧食價格上漲過快,2007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鼓勵生產,投放國家儲備,降低進口關稅鼓勵進口,降低出口退稅和征收出口關稅抑制出口等。不過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國際國內市場環境可能將支持2008年糧食價格運行在高位。
生物能源需求奠定糧價強勢
國際糧食市場2008年將繼續運行在高位,這將支撐國內市場價格。美國總統布什剛剛簽署的美國新能源法案,將為國際糧食價格長期高位運行直接提供上漲動力。新能源法案鼓勵大幅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2022年美國生物能源的使用量將達到360億加侖,其中燃料乙醇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余為生物柴油。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美國新能源政策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本該用于出口的糧食留在美國國內消化,這樣即可以保護美國農民的利益,又可以增加能源供給。
美國鼓勵生物能源的生產,必將為生物能源的主要原料玉米和大豆提供需求基礎,進而帶動其他糧食品種上漲,推動世界糧食市場價格上漲。
供給緊張支撐糧價高位運行
2008年全球糧食和植物油的供需形勢也不容樂觀,由于產量增長有限,消費快速增長,世界糧食和植物油庫存呈下降趨勢。美國農業部預測,2007/2008年度全球油料產量3.957億噸,同比減少2.3%;全球油料壓榨量3.429億噸,增加3.5%。全球油料期末庫存5844萬噸,減少18.4%。全球植物油產量1.269億噸,比上年度增長4.1%;全球植物油消費量1.265億噸,比上年度增長3.9%。植物油庫存量768萬噸,比上年度減少8%。受全球供需緊張影響,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玉米等農產品(28.88,0.00,0.00%)期貨價格不斷創出新高,維持在近40年的高價位。
國內市場方面,2008年糧食和植物油的供應仍將處于偏緊狀態。由于天氣等方面的原因,2007年國內大豆產量不足1400萬噸,中國大豆產業嚴重依賴國際市場,200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接近3600萬噸,此外中國近一半的植物油來自進口,2008年國際市場油籽油料強勁的走勢必將拉動國內市場價格。
由于供應緊張,目前肉類價格仍然居高不下,2008年隨著生豬等養殖業規模的繼續擴大,國內飼料需求將保持增長勢頭,這為玉米、豆粕和小麥(小麥可以作為玉米的替代品用于飼料生產)提供了需求空間。2007年11月以來,國內玉米反季節上漲,隨玉米飼料需求和工業需求的增長,國內玉米庫存的下降以及漲勢如虹的國際玉米市場的拉動,2008年國內玉米市場可能繼續保持上漲趨勢。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