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特色產業基地 中國皮草名都
大營,秉承三千年營皮文化之底蘊,歷經數十年的銳意發展,如今已成為聞名中外的皮草之都,2004年全鎮毛皮產值達60億元人民幣,跨入衡水市第一經濟強鎮之列。主要產品有生皮、熟皮、半成品、裘皮服裝、飾品、剪絨、工藝品等七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遠銷東歐、北歐、北美、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鎮擁有毛皮加工企業14000多家,從業人員15萬人,以大營為中心,已經輻射到周邊5個市縣400多個村莊,形成了方圓近百里的毛皮產業集群,成為我國最大的毛皮生產加工基地,在國際皮草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營皮草產品以裘皮服裝為龍頭,以各種裘皮半成品、制品為基礎,輔之以生、熟皮及碎料市場,形成了我國產業鏈最完整皮草特色產業基地。在國內外的皮草市場上,到處活躍著大營皮草的大軍,從深圳的華南城、廣州的虎門、中大到浙江海寧、崇福再到北京雅寶路、正天興、遼寧的佟二堡、哈爾濱的綏紛河以及莫斯科的唐寧街,大營生產的皮草產品占到了60%以上。
在棗強縣大營鎮政府“產業先行,市場帶動”的戰略引導下,大營自身皮草市場的建設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是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的落成以及市場總體規劃的出臺,完成了由傳統市場向現代化市場的轉變,奠定了完整有序的市場體系,市場越來越發揮出強大的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大營鎮“大市場,大流通”的格局已然形成,生產與流通比翼齊飛,一幅波瀾壯闊的市場畫卷耀然展現……
大營在中國皮草市場中的地位
大營是中國幾大皮草基地之一,素有“天下裘都”之稱,在國內外擁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全鎮擁有皮毛加工企業14000多家,從業人員15萬人,在國內外的皮草市場上,活躍著1000多人的經營隊伍。以大營為中心,皮草加工已經輻射到周圍5個縣市400多個村莊,形成了方圓近百里的皮毛產業集群。
相對于國內其它皮毛基地,大營皮草市場呈現如下特點:
1.裘皮歷史最悠久。相傳商末丞相比干在此發明了制裘技術,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極具特色的“營皮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
2.全國最大的裘皮半成品加工基地。占據全國70%的市場份額,裘皮褥子、毛領、帽條在同行業中極具優勢。
3.裘皮服裝出口俄羅斯的最大基地。大營皮草廠家大多在莫斯科等地設立直銷點,占據俄羅斯裘皮服裝60%以上的市場份額。
4.我國產品結構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的皮草基地。從生皮、熟皮到半成品、輔料,再到服裝、飾品,每個環節都擁有龐大的經營隊伍,而又分工明確,構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這在國內極為罕見。
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強大的生產加工能力為大營皮草贏得了廣泛聲譽和發展平臺,但一直以來不注重對外宣傳,使大營皮草不被社會和業界所完全了解,一定程度上放緩了發展的步伐。此外,理念升華、工藝提高、營銷創新、研發能力的跟進等等,也正在成為大營皮草業亟待破解的課題。
中國裘皮之都:以全新形象構筑輝煌未來
聞名中外的皮草之鄉,中國最大的裘皮制品深加工基地和銷售中心。一座擁有三千年裘皮歷史的城鎮,中國裘皮文化發祥地。
一個到處洋溢著現代活動和勃勃生機的產業重城,國內外皮草客商匯聚。
一方融匯著勤勞與智慧,交織著激情與夢想,充盈著希冀與輝煌的熱土。
這就是座落于冀南平原的大營鎮,到處散發著皮草的魅力,創造和正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皮草行業的奇跡。
徜徉在大營鎮寬闊整潔的街道,兩旁的樓房錯落有致,臨街店鋪人流熙攘,轎車、摩托車往來穿梭,給人以活力和力量。在這里,皮草已成為支柱產業,帶動了周邊經濟的迅速發展,2005年毛皮業產值達到80億元人民幣。占地2000多畝的皮毛工業園區欣欣向榮,中國皮草產品龍頭市場——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即將開業,中國大營生皮交易市場項目已經啟動……
大營鎮是如何創造這些奇跡的?大營皮草產業發展前景如何?筆者試著將平時對這些問題的思索匯集起來,加以整理,希望能夠給予一些解析。
一個企業或一個產業實力的大小,其主要標志就是它的生產能力及產品的影響力。縱觀全國內外各大皮草市場,從北京的正天興、雅寶路,浙江的崇福、海寧,武漢漢正街再到廣州的中大、虎門,深圳的華南城,甚至莫斯科的唐寧街,大營生產的皮草產品無處不在,占到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大營皮草產品以其“規模大、品種多、價格廉”而享有盛譽。
一、裘皮褥子,產銷量全國第一。加工裘皮褥子是大營皮草產業的傳統強項,在大營周邊的村莊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擁有褥子加工手藝。這里的褥子又分為兔皮褥子、細皮褥子、整皮褥子、碎皮褥子等。尤其是大營鎮加工的兔皮褥子占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涌現出了一大批兔皮專業村,如東岳莊、西黃甫、婁西街等,每天都有十幾個集裝箱的兔皮生皮從國外源源不斷的送到這里,又被迅速的加工、銷售。大營的裘皮褥子相當一部分輸送到崇福等南方地區,供給當地的皮草服裝生產企業,近兩年相鄰的辛集尼克服廠家對褥子的需求量也正在不斷增加。
二、編織圍巾,產銷量全國第一。皮草編織是大營鎮的另一個特色,其相關產品主要有圍巾、披肩、皮草包、胸花等。又分為水貂編織、狐貍編織、獺兔編織、家兔編織等。這里的編織制品以規模大、花色品種全而聞名,款式設計不斷推陳出新,融入了諸多時尚元素。據估計,大營周邊的皮草編織從業者達到2000余家,加工實力可見一斑。此類產品一部分被國內消化,另一大部分通過外貿渠道輸送到世界各地。
三、毛領帽條,產銷量全國第一。如今,皮草配飾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不經意間,女士所穿著的毛衣、袖口、帽邊等處都點綴著各種皮草,活潑飄逸、高貴典雅。羽絨服、棉服廠家是使用帽條的大戶。大營加工的毛領帽條在全國擁有絕對的市場份額,它們大多被輸送到了全國幾大服裝生產基地,伴隨著服裝輔料市場而生存。同時,來自國外的訂單數量也頗為可觀。
四、裘皮服裝,出口俄羅斯的最大基地。大營生產的裘皮服裝在國內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其中以水貂服裝為主,主要出口俄羅斯。北京雅寶路市場,黑龍江綏芬河市場,這些對俄貿易區中的水貂服裝大部分產自大營。而在莫斯科的唐寧街市場,大營生產的裘皮服裝更是占據了60%以上的份額。大營是名副其實的裘皮服裝出口俄羅斯的最大基地。近兩三年以來,大營生產的兔皮服裝以及其它裘皮服裝已嶄露頭角,出口的目的地也已波及韓國、日本及歐洲一些國家,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五、其它皮草產品。除以上幾項之外,大營的皮張在國內也占據重要地位。上市的品種以狐貍、貉子、獺兔為主,被輸送到全國各地。此外,大營的皮毛碎料市場堪稱全國之最,全國各地的皮毛下腳料匯集于此,經過精心加工,變廢為寶。
總之,大營鎮是我國最大的裘皮半成品、裘皮制品深加工基地,具有鮮明的特色。它同時也是我國品類最齊全、產品結構最完善的皮草市場,涵蓋從生皮、熟皮、半成品、配飾、各種裘皮制品到裘皮服裝的各個領域。
得天獨厚乃天成:不可復制的五大優勢
大營皮草產業創造了如此炫目的經濟奇跡。背后支撐它的是特定歷史條件下所具有的深厚基礎和底蘊。筆者認為,大營的皮草產業具有如下不可復制的五大優勢:
一、裘皮文化源遠流長。大營鎮是中國裘皮文化發祥地,相傳商末丞相比干在此發明了制裘工藝,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揚威海外,大營裘皮以其“皮板柔軟,毛眼遂適,色澤協調時尚”而進入歐洲上流社會。清道光年間,英、俄、日、荷等十多個國家的客商在大營設有貨棧。三千年裘皮文化的浸潤,祖祖輩輩手藝相傳,使大營鎮與皮草血脈相連,其深厚的裘皮文化底蘊在國內無處可及。
二、加工能力首屈一指。如上所述,大營鎮作為我國最大的裘皮制品深加工基地,其龐大的生產加工能力十分突出。家家做加工,戶戶搞經營,成百上千的工廠、公司迅速壯大,規模效應所帶來的影響力是無法估量的。
三、人力資源得天獨厚。據統計,大營目前有各裘皮加工戶14000多家,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如此集中、龐大的專業隊伍在國內極為罕見。在這個地區,從老人到小孩,都對皮毛略知一二。而且經過多年的積淀,大營鎮擁有了數量可觀的各類專業人員,涉及設計、生產、營銷各個環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它們構成了大營鎮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人力資源。
四、產業鏈條堪稱完美。從產品結構上說,從生皮、半成品到各種成品,擁有七大系列產品4000多個品種。從生產工藝上說,從鞣制、硝染、印花到裁剪、縫制等等,各個環節都擁有較強的實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從產業格局上說,既擁有占地3000畝的皮毛工業園區,現代化工廠座座矗立,又有以中國皮草產品龍頭市場——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為代表的市場平臺,營銷網絡暢通無憂。如今,當地政府又在大力發展養殖業。凡此種種,構成了完美的產業鏈條。
五、集群優勢資源互補。如果以更大的視野觀察大營皮草產業,不難發現,以大營鎮為中心,四周分布著幾大產業集群:北面有尚村生皮集散中心、留史皮毛基地,西面有辛集皮衣之都,南面有清河羊絨之城。幾大產業集群相互錯位,又密切聯系,更加鞏固了大營皮草產業旺盛的生命力。
兩翼齊飛譜新曲:交易平臺帶動產業發展市場經濟中,生產與流通同樣重要。我們欣喜的看到,在當地政府“產業先行,市場帶動”的戰略引導下,伴隨著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的落成以及市場總體規劃的出臺,生產與流通兩翼齊飛,交易平臺對產業的推動作用開始顯現出來,大營鎮“大生產,大市場,大流通”的格局正在形成。大營鎮皮草市場體系。其主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和中國大營生皮交易市場。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總建筑面積達70000平方米,里面可容納1600多家皮草廠商,主要經營裘皮服裝、裘皮褥子、編織圍巾、毛領帽條、各種裘皮制品。交易中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裘皮制品展示銷售中心,中國皮草產品龍頭市場,它即將于2006年4月25日盛裝開業。中國大營生皮交易市場位于交易中心北鄰,占地50畝,可容納2000多家生皮經銷商,規劃有狐貍區、貉子區、獺兔區、水貂區等七大經營區域,是我國北方最具影響力的裘皮原材料集散中心。兩大市場嚴格執行分行劃市的政策,共同構筑起功能完善、設施優良、交易繁榮的交易平臺。
大營鎮皮草生產格局。以大營皮毛工業園區為代表。大營皮毛工業園區占地3000畝,目前已有100多家皮草公司進駐并投入生產。它匯集了大營鎮及周邊地區的知名生產廠家,園區內綠草如茵,配有污水處理廠,成為大營皮毛生產中心,城鎮建設的亮點。除此之外,在大營鎮及周圍的鄉村,蘊藏著大大小小的皮草加工廠及個體經營者,大多以皮草專業村的形式出現,這也是一支十分強大的生產力量。事實上,大營鎮已經形成了以皮毛工業園區為龍頭,以專業村為特色,以生產廠家和個體加工戶為基本單元的生產格局。
大營鎮已經擁有了濃厚的產業基礎,擁有完整而有序的市場體系。市場平臺越來越發揮出強大的集散效應和輻射效應,國內外客商云集于此,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交相匯聚,必然有效促進整個產業持續快速的發展。
新大營、新形象:以質量與誠信打造大營品牌
近兩年來,大營的皮草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新設備、新工藝得到廣泛應用,研發設計能力不斷增強,一大批自主品牌正在崛起,誠信經營蔚然成風,配套功能日益完善,一個品質優良、市場繁榮、環境優美、服務一流的大營鎮呈現在世界各地客商面前。新大營、新形象,這個昔日的皮草名鎮正在昂首步入品牌時代。
一、產品質量業內領先。如今的大營鎮,已經掀起了一陣注重產品質量的風潮。大家爭相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采取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對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通過提高產品質量來增加產品附加值,贏得更多客戶。
二、設計款式引領時尚。大營鎮的企業目前在款式設計、產品研發上下足了功夫,紛紛高薪聘請服裝設計師、打板師,引領最新的流行趨勢。編織圍巾、毛領帽條等皮草產品的花色、品種、款式更緊跟時尚潮流,幾乎每天都推出一些新品,令采購商目不暇接。大營鎮已經初步奠定了裘皮制品流行趨勢發布中心的地位。
三、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大營的皮草企業正在從傳統的家族企業向現代化企業過渡,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過渡。通過采用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引進專業管理人員等措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四、配套功能日益完善。餐飲、住宿、貨運等配套設施在大營鎮取得了很大發展。由太和集團投資的四星級酒店——太和假日酒店項目已經啟動,采購商服務中心已經建立。這里完全有能力為世界各地的皮草客商提供方便、快捷的各種周到服務,打造美好的采購旅程。
五、誠信經營深入人心。如今的大營鎮,已經建立了行業自律誠信體系,廣大裘皮從業者自覺維護行業信譽,政府、協會、企業、市場各方面共同努力,打造“誠信大營”。
六、品牌商品正在崛起。皮草生產企業紛紛注冊商標,創立自己的品牌,一部分品牌開始在國內外嶄露頭角,比如:南極公主、金大營、冰蝴蝶、雙獅等,許多企業爭相申請配掛真皮標志,生態標志。
七、社會環境和諧發展。鎮區基礎設施建設躍上一個新臺階,道路寬闊四通八達,綠草如茵環境整潔。人們密切關注的治安問題持續改善,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