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特種野豬養殖前景好致富快
內蒙古特種野豬養殖 前景好致富快
興安盟科右前旗好仁辦事處認真貫徹落實盟旗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探索創新,以實現農牧業產業化為目標,以工業發展為龍頭,充分調動各級干部群眾的生產建設積極性,抓住“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建設的重點,發展“特種野豬”養殖,使好仁經濟建設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特種野豬”是以純種臺系杜洛克母豬和大興安嶺純種野公豬交配所產生的二元一代雜交豬,野豬遺傳基因占50%。豬肉內對人體有益的各種微量元素、氨基酸、維生素等含量較高,味道濃郁,是現代人追求的科技營養型食品。
好仁辦事處黨工委一班人十分重視發展野豬養殖、絨山羊養殖、馬鈴薯種植等具有代表性的農牧業產業化項目。通過帶領農民學習、參觀考察、舉辦科技培訓班等方法不斷推廣落實。2006年末,辦事處引進津義公司發展養殖“特種野豬”以來,已建成封閉型棚圈4500平方米,半封閉型棚圈1000平方米,養殖總數發展到500多頭,30多戶農牧民養起了野豬,到現在已投資1100萬元,初步形成了規模。
白音敖包嘎查白樹全從2007年8月份開始建圈舍養殖野豬,由于精心飼養,合理配料,到現在野豬已發展到22頭。按養殖標準近日白樹全家可出欄野豬15頭,津義公司回收后,除去飼喂成本,白樹全純收入達到2萬元。
白音敖包嘎查王占林養基礎母豬杜洛克17頭,其中小豬6頭,成豬11頭。王占林的養殖任務就是對交配后的母豬精心照管,提高小野豬的成活率,認真飼養小野豬,到現在王占林家已成功飼養了50多頭小野豬。按公司規定,每頭小野豬成活后可以300元一頭的價格回收,這樣王占林養豬的純收入就是1.5萬元。
現在,野豬養殖公司正以基地加農戶的模式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公司嚴格按國標規定的綠色食品產地要求和生產標準規范種豬場、飼料種植基地和養殖戶,對獸藥、農藥、防疫用藥等進行嚴格的檔案管理,在2008年新年到來之際,公司產品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認證。
新年伊始,公司印制了精品包裝盒3000個,以每件2公斤的標準打包推向市場,全年實現野豬出欄200頭。200頭野豬出欄后,白音敖包嘎查養殖野豬毛收入可達到90萬元,純收入50多萬元。
2008年,公司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計劃向客戶提供1500頭“特種野豬”,向養殖戶提供純種杜洛克種豬150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