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區以點帶面推特種養殖業發展
天剛蒙蒙亮。小河區金山村長灘組村民金連友來到自家的豬圈里,想再看一眼準備今天賣掉的20頭種野豬,雖有點戀戀不舍,但他的臉上依然露出掩飾不住的喜悅。據了解,2006年,小河區緊緊圍繞“綠”、“土”、“野”、“特”等大眾飲食消費的熱點作文章,加快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以點帶面輻射推動特種養殖業的發展,今年,養殖示范戶將進入收獲期,戶均收入可達3500元以上。
據金連友介紹,四個月前,通過“基地+農戶”的方式,他向盛豐特種野豬馴養基地認養了20頭種野豬。頭一天基地來回收,賬算下來他可以凈賺6000元。他說,下一步將擴大養殖規模,準備養50頭種野豬,一年下來至少出欄兩次,僅此一項收入不下兩萬元。
在小河區金山、竹林等村,村民的豬圈都遠離住房,面積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室內用鐵籠隔成幾小間,每間都配有飲水器、食槽、浴霸等。金山村黨支部書記金連科告訴筆者,村民原先搞養殖用的都是家前屋后模式,在自家房前搭雞窩兔棚,房后建豬圈,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蒼蠅飛舞。為了改善村容村貌,促進養殖業發展,村里要求每家在自己的承包地劃出一塊空地,專門進行畜禽養殖。
在金山村盛豐特種野豬馴養基地,筆者走訪了基地負責人屈植濱。談到野豬,他一下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說,隨著人們消費檔次的不斷提升,特色動物的市場需求量猛增,幾年來他成功地將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并把自己的科技成果推向社會,還常年開設特養課堂,免費向社會培訓特種養殖人才,并長期對養殖戶實行技術跟蹤和銷售服務。從2005年底進駐小河以來,已先后在金山、竹林等村帶動了17家特種養殖戶,并輻射到周邊村民及其他外鄉鎮。他介紹,一只斷奶小野豬飼養4到5個月,就可出售,飼養成本只有250元左右,而銷售收入可達800元以上。現在野豬肉的市場很好,需求量很大,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去年,小河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重點,按照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產的要求,加快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目標,采用群眾出資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的方式,緊緊圍繞“綠”、“土”、“野”、“特”等大眾飲食消費的熱點作文章,牢牢把握高效、特色的經營方向,并以“科技+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野豬圈養等特色養殖示范點,并以此為突破口,以點帶面輻射推動全村特種養殖業的發展。同時,組織農戶和養殖戶代表到外地視察、考察學習,使農戶和養殖戶代表們的視野得到拓寬,見識得到增強,自身素質也得到提高,代表們回來后千方百計地為加快該鎮特色養殖業的發展而不斷推陳出新,先后發展野豬特色養殖業,吸引了眾多的外地客商前來訂購,促進了該鎮養殖業的發展。僅一年,全區已建立17個圈養野豬示范戶,建立優質野豬、家禽及肉兔養殖小區3個,年產野豬3000頭。今年,這些示范戶將進入收獲期,戶均收入可達3500元以上。
據悉,下一步,該區將進一步加大野豬特種養殖業的扶持,促進全區野豬養殖業的產業化發展,據測算,僅此一項,年產值將達到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