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陽原皮毛產業總產值三年內達30億元
日前,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建筑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皮毛市場開業了,500多家皮毛生產企業進入市場,使該縣皮毛產業在規模化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縣長郭英說,陽原皮毛生產符合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集約經營做大做強,總產值有望在3年內達到30億元。
皮毛產業一直是陽原縣的支柱產業,擁有獨特的碎皮縫制和穿網編織工藝。碎皮縫制是把其他皮毛加工企業剪裁后無法再利用的碎小余料經過縫制成一個整體,再制成成衣;穿網編織是用其它企業剪裁后廢棄的各種窄小毛皮條經過特殊工藝編制成衣服及飾品。近幾年來,該縣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皮毛產業,探索網絡化經營。縣里做出了皮毛產業“二次創業”的決定,并著力在“特色化、外向化、區域化、規模化”上做文章。短短3年多時間,全縣皮毛產業形成規模,發展皮毛企業、攤點1500多個,從業人員達到50000多人,通過網絡化經營收集全國各地碎小皮料800多噸,生產出了50多萬件裘皮服裝和飾件,實現產值近20億元,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匯達2000多萬美元。
今年陽原縣又修訂了《陽原縣皮毛產業發展規劃》,投資3億元建設了皮毛大市場,還引進了總投資達10億元的特種皮毛動物養殖、畜禽肉食產品加工、配合飼料生產加工等10多家企業,力求實現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規模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