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養殖大有“錢”途 發展需以環保為前提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日前,青海省出臺《關于加快牦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到2025年將青海打造成為全國牦牛特色產業優勢區、全國重要的牦牛肉生產基地、精深加工基地。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稱,主要產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作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青海是牦牛養殖大省和牦牛資源大省。目前一頭牦牛只賣肉能賣4000元到5000元。實際上,牦牛具有肉、乳、毛、皮革、燃料等多種經濟用途,如果全方位開發,價值遠高于現價。可以說牦牛產業大有錢途。
具體來講,2025年,青海要將牦牛飼養量控制在500萬頭以內,天然草場飼養量控制在350萬頭左右,標準化養殖比例從20%提高到30%,牦牛肉產值從70億元提高到90億元。
牦牛能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呢?我們來算算賬。一頭牛身上有20%的高端精品部位肉,3公斤裝高端精品部位肉一箱賣到3600元,每頭牛可以產3箱高端精品部位肉,價值1萬元以上。除此之外,牦牛的皮、毛、奶也都可以進行產品開發,目前相關產品的銷路很廣,從上海、廣東到山西、寧夏,牦牛制品都已經有了市場。
其實,青海的做法,還可以在一些地方進行推廣。資料顯示,四川、青海、新疆、西藏都有適合牦牛生長的地方,而從全世界來看,90%的牦牛都生活在中國境內,這也意味著,這些西部省份,可以借助牦牛這種全新的熱門農產品,給自己找到龐大的市場,甚至還可以通過這門生意出口創匯。
具體來講,2025年,青海要將牦牛飼養量控制在500萬頭以內,天然草場飼養量控制在350萬頭左右,標準化養殖比例從20%提高到30%,牦牛肉產值從70億元提高到90億元。
牦牛能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呢?我們來算算賬。一頭牛身上有20%的高端精品部位肉,3公斤裝高端精品部位肉一箱賣到3600元,每頭牛可以產3箱高端精品部位肉,價值1萬元以上。除此之外,牦牛的皮、毛、奶也都可以進行產品開發,目前相關產品的銷路很廣,從上海、廣東到山西、寧夏,牦牛制品都已經有了市場。
其實,青海的做法,還可以在一些地方進行推廣。資料顯示,四川、青海、新疆、西藏都有適合牦牛生長的地方,而從全世界來看,90%的牦牛都生活在中國境內,這也意味著,這些西部省份,可以借助牦牛這種全新的熱門農產品,給自己找到龐大的市場,甚至還可以通過這門生意出口創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