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養殖將何去何從?“目錄”里已經給答案
近些年農村的特種養殖由于經濟效益好,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特種養殖群體。有養孔雀的、有養青蛙的、有養蛇的、有養蝎子的等等。而在今年的疫情沖擊下,農村的特種養殖將何去何從?哪些可以養、哪些不可以養成了困擾農民的問題。其實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中已經給出來明確的答案。

今年對于某些養殖戶來說,猶如換了天一般,因為他們養了“不該養的東西”。竹鼠養殖就是其中值得關注的一類,也是近幾年很多人看中的一個項目。廣西養殖竹鼠是最多的,整個廣西將近養殖了1800萬只竹鼠。如今不許養、不許吃、不許賣,多地已經開始對竹鼠進行大規模填埋。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一出成了畜牧法的重要配套文件,明確指出了哪些畜禽是可以養殖的,也就是大家所謂的白名單。像豬、牛、羊、雞、鴨、鵝等馴化食用千年以上的畜禽是沒有爭議的出現在了白名單里。而同時我發現梅花鹿、銀狐、水貂等特種養殖也出現在了白名單里,并且強調了這些特種養殖的規范化管理,用之皮毛,禁止食用。可見目錄并沒有將特種養殖一棍子打死,因為特種養殖的經濟價值等還是得到廣泛認可的。

有些愛狗人士比較關心的是,目錄里有沒有狗?在我們的印象中,每年的狗肉節都會有一部人去吃狗肉,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去抵制吃狗肉。在大多數人眼里狗狗都是忠誠的朋友甚至是親密的家人,“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窮。”一句古語很好地反映了中國的狗文化,忠誠的品性歷來受到大眾贊揚。此次目錄中沒有提到狗也是件好事,說明不鼓勵大規模養殖狗并進行宰殺食用。對于狗的管理部分地區也出臺了一些限養、登記、強制免疫的制度。畢竟沒有養殖,就不會有大規模吃狗肉的現象。
蛙類的養殖戶比較關心的問題是,白名單里沒有蛙類是不是我們也不能養蛙類了?仔細看此次目錄其實只針對畜禽類,而蛙類被歸納到水生動物中。《關于進一步規范蛙類保護管理的通知》中明確了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國林蛙等由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按照水生動物管理。這里貌似沒有提到我愛吃的田雞,難道以后將要吃不到了嗎?有一點值得強調的是野生蛙類中有很多都是保護動物,所以受保護的野生蛙類是禁止捕殺的。
此次對于養竹鼠、果子貍等養殖戶來說面臨著重大壓力。但是野生動物和新型冠狀病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特種養殖的規范化整改是必不可少的。已經養了不該養的畜禽的朋友調整心態配合處理,部分開始處理野生動物的地方也已經下發了補貼標準,例如下圖中湖南省的補償方案。相對于自己售賣,肯定是要虧的,但是補貼的力度還是不小的,能夠給養殖戶挽回不小的經濟損失。

即將踏入特種養殖的朋友們,須得查閱這個白名單并且時常注意,因為白名單是動態的,會隨著市場調查而進行相應的變動。好了,這期關于特種養殖就說到這里,我是90后村官,專注于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