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養殖富了下喇叭鄉
一頭頭毛色黝黑的小豬撒歡兒奔跑,在山間覓食、嬉戲。3月21日,記者走進山陰縣下喇叭鄉,探訪該鄉的特色養殖。
山陰縣下喇叭鄉位于縣城西北部,屬于典型的山區鄉鎮,當地農民一直以發展傳統種植養殖業為主要經濟來源。今年,該鄉圍繞純農業山區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優勢,引導農民從傳統養殖向特色養殖轉變,培育支柱產業,為農民拓寬增收渠道。
藏香豬屬于外牧養類豬種,具有極強的抗病和抗寒能力,被稱為“高原之珍”。由于該豬以青草、苜蓿、枝條等可食性植物為主食,所以其肉質細膩鮮美,營養豐富,肉中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肉清香鮮嫩,口味俱佳,深受消費者青睞,市場上供不應求。
“我從2015年開始養殖藏香豬,已經養殖了8年,由20頭種豬開始養殖,前年最高達700多頭,現在還有200多頭,年出欄肉豬300頭、仔豬300頭左右,年收入上百萬元。”山陰縣鵬飛農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士杰告訴記者,“在我的帶動下,甘莊、鴛鴦會、賈家窯等村農民開始養殖藏香豬,收入都很不錯,戶均增收二三十萬元。現在,懷仁市、右玉縣有的農民也開始了藏香豬養殖。”
在該鄉小莊窩村的山林間,奔跑著小公雞,這些公雞在山上歡快地覓食。上立羊泉村在山林間搞起了蛋雞養殖,發展林下經濟,去年收入5.31萬元。
“我們在發展好藏香豬養殖的基礎上,帶動農民發展林下經濟。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通過市場考察,引進更多適合本地飼養環境的養殖品種,帶動更多農民致富。”下喇叭鄉分管農業的副鄉長解俊杰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