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的創業夢
張聰——河北省毛皮產業協會養殖委副主席,棗強縣忠良勝業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
創業路上艱辛多
初見張聰,怎么也難把他和養殖聯系到一起,一米九多的個子,二百多斤的塊頭,憨憨的模樣,怎么看都不像是搞養殖的。
細聊之后才發現,這個小伙子是個“內秀”的人。他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皮二代,家庭條件和就業條件都不錯,但是他沒有躺在父親的功勞簿上享受勝利的果實。為了鍛煉自己選擇了從軍,談起他的軍旅生涯,說的最多的就是“鍛煉”二字,無論是身體素質,個人意志還是溝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也很好的解釋了他的成熟,穩重,彬彬有禮。
部隊回來后,就讀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工商管理系,大學畢業后,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他選擇了自主創業,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然而創業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滿了荊棘和坎坷。張聰開始自己借錢搞了個小型養殖場,不管白天黑夜,風雨交加,廢寢忘食的守在貂舍旁邊總結養貂經驗,為把養殖業干好,跑遍全國二十二個省市養殖基地拜師求學取精,后來又出國到美國、丹麥的有有名養殖場去學習、進修。通過幾年的努力,終于掌握了一套水貂飼養技術,疾病防控措施等等很多寶貴經驗,于是由一個小小的養殖戶發展成為了今天的棗強縣忠良勝業養殖有限公司。
棗強縣忠良勝業養殖有限公司始建于2013年5月,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西岳莊村南,邢德路以北,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公司是一家集有機生態種植、生態養殖和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現代化綠色環保養殖公司,公司采用現代化新型養殖管理模式,對種植及養殖區域內的耕地全部進行土壤消毒、無害化處理、通過深施基肥、培育有機綠肥、牧草,自己加工生產飼料,對養殖區域內的進口優質貂、貉、無公害豬魚進行精心喂養,實現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占地面積300余畝,貂棚占地100畝,內設貂舍30棟,貉子場占地50畝。公司現有員工140人,其中高級管理人員8名,工程師5名,專業養殖技術員25名,其他養殖人員102人。現公司養殖品種有進口白貂,銀藍和咖啡貂,今年存欄13000只,明年將達到60000只,另外,計劃未來兩年將再次引進50000只進口優質水貂。現有貉子6000只,計劃明年發展到15000只。張聰認為,做養殖,環境很重要,他的養殖場區周圍白楊竄天,左右成行,微風吹來,綠油油的樹葉嘩嘩作響,猶如彈奏著一曲曲的交響曲。場內水泥路兩旁松柏樹一年四季常綠,路兩旁各種鮮花開放,蜜蜂嗡嗡作響,鮮花爭鮮斗艷,鳥語花香,設有養魚塘兩個,水中魚兒游來游去,讓人流連忘返。果木樹數十種,碩果累累,一進場區,空氣清新,鮮花怒放,好似一個百果園,讓人陶醉,流連忘返。知道的,是進了養殖場,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進了大花園了。
守業更比創業難
張聰和他的忠良勝業公司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起點相對來說比較高,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河北省的養殖環節已經占據重要位置,在2017年被認定為“優質供種基地”。公司秉承誠信、熱忱、高效、執著的企業精神,以勇于創新、拼搏超越為企業作風,把現代化管理、生態化養殖作為企業模式,以求真務實、誠信發展、合作共贏為企業宗旨。張董事長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環保高效”的創建思路,節約利用耕地和廢棄地、變廢為寶,進行立體養殖,實現單位面積效益最大化。
如果說,創業艱辛,守業比創業更加困難,尤其是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張聰深深體會到養殖業能否成功,在于細節決定成敗。細節做不好,注定失敗。搞養殖其實是很困難的,養殖的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公司緊緊圍繞大營裘皮產業轉型升級,引進先進的飼養技術,以飼養、培育,繁殖優質進口水貂,貉子為主要品種,促進當地特種養殖業的發展,使之成為裘皮產業轉型升級的孵化器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爭取為國家的富強做出我們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