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牢固獺兔產業化鏈條?
我是一個生長在農村的政協委員,總覺得應該為農民兄弟勤勞致富帶頭作點事情。
我調查了解到養兔子是適合千家萬戶短、平、快而又立竿見影致富的好項目,在2000年,我興辦一個有1800個籠位的獺兔種兔場。
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搞點示范,帶動了100余戶養獺兔致了富,第三年下來,一萬多張獺兔皮賣了個好價錢,可是,剩下的兔肉解決不了。
于是,在2003年起,我著手尋求兔肉加工途徑,找到了四川省內江市益東兔業有限公司胡洪森老師,引進了他的發明專利技術,在縣、鎮領導的重視、支持下,興建了一個占地1200平方米,320平方米的廠房,購置了3萬余元的電氣化加工設備,每天能加工200來只白條兔的兔肉深加工廠,于2003年8月26日正式開業,生產了麻辣味、香酥味的兔頭、兔排、兔腿、兔丁和全兔,受到了顧客的青睞。
通過近一年來的產品推廣、銷售、引導了消費,逐步打開了市場,產品已銷售到徐州、臨沂、濟南、福建、海南等地;每天可加工白條兔百余只,利用這套設備每天還加工了香酥雞60余只,由于兔肉深加工的開展,確保了養兔戶的商品兔包回收,養兔戶大膽養兔子,一年就發展了80戶專業戶,更加牢固了養兔加工市場的獺兔產業化鏈條,使養兔、加工、市場實現了三贏,有力地帶動了兔業向產業化發展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