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市變化有規律 從容應對不盲目
縱觀近20余年兔業市場,可謂一波三折,變化無常,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市場變化總是有其規律性的。一般每隔3年~5年就會出現一個周期性的變化,每個周期則由上升期—高峰期—下跌期—低谷期,組成漸進循環,周而復始。
上升期
社會兔存欄較少,市場價格日趨上升,種兔緊俏,商品兔及其產品供不應求,市場需求缺口大,價格高,養兔效益顯著。養殖戶在利益效應的驅使下,轉行隨風一哄而起大養其兔,出現炒種和見兔就是種的養兔高潮,由此導致商品兔更加趨緊,產品缺口再次拉大,兔源價格暴漲,從而進入高峰期。
高峰期
由于兔價接連上漲,市場行情越來越好,養兔熱潮一浪勝過一浪,眾多養殖戶將商品兔作為種兔使用、銷售,城鄉購種、炒種之風愈演愈烈,種兔存欄迅猛上升,雖生產后勁足,但只求數量,無視質量。久之,市場供求緩和,漸由供不應求轉向供大于求,價格開始下滑,進入下跌期。
下跌期
由于商品兔及產品供大于求,價格不穩而日趨下跌,大量備存商品沖擊市場,出現質優價低、質劣難售的現象,隨之,售種停止,炒種亦銷聲匿跡。養兔由盈利逐漸走向虧損,而且日趨嚴重,兔業產銷陷入低谷。
低谷期
由于商品兔量大價低又滯銷,養兔已無利可圖,悲觀者一哄而起殺兔倒籠,兔業生產后勁不足,總體存欄量下降,市場供小于求,不久又開始漸漲,進入新一輪上升期。
針對兔業市場規律性的周期變化,筆者建議養兔戶應分別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應對。
低谷期堅持養
買大養小,保留精銳種兔以節省飼料,降低成本;適量引種更新兔群。
此時兔價低,利于精中選優,壯群提效。
高峰期加強管理
有計劃地進行頻密繁殖,亦可毛皮肉兔同養互補,促進穩產高產,爭取早出欄、多出欄,走商品化生產之路。
上升后期或高峰期慎重引種:此時兔價高,質量差,后市無保證,況且高峰過后預示下跌、低谷來臨,若盲目超規模發展則會造成重大損失。
下跌后期和低谷期要冷靜面對
理智選擇莫拋兔轉產,應調整兔群,精選良種,提純復壯,以利高峰時擴繁增效。(作者:常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