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兔皮市場低迷的“迷霧”
入冬以來,國家加大了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的力度,并責令不少獺兔皮鞣制廠家提升改造。在這期間,這些廠家都自然而然的放慢了收皮速度,有的還暫停了收購。一些長期依靠流通商收購的養兔場戶,由于信息不靈,便產生了錯覺,認為獺兔皮市場不好了,甚至還產生了恐慌,自己嚇唬自己,出現了急于售皮和低價出售的不正常現象。有的流通商也借機壓價;還有一些不了解兔業行情的媒體也跟著起哄,說什么“獺兔業寒潮來臨”!以上種種,都是人為造成的“自相殘殺”,實再是可笑、可悲、可憐!
據掌握的信息,僅管有人在獺兔皮出口問題上制假造假,僅管一些鞣制廠家治理污染而放慢了收購速度,僅管一些人由于信息不靈而“相互殘殺”,但是,今年的獺兔皮訂單仍未減少,而且獺兔飼養規模小于需求規模,反映了獺兔皮的市場優勢和行業優勢。應當明確,獺兔皮中檔價位的優勢和工薪階層的消費群體,將長期占據裘皮市場份額,并對高檔裘皮造成壓力:因為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消費者用幾萬元買一件高檔裘皮服裝,不如用幾千元買一件中檔的獺兔裘皮服裝;同樣達到了高檔的效果,已是不言而喻的現實了。有人說:飼料漲價了,成本增加了,效益不行了。這是不全面的,農產品漲價了,農民可以增收,是個好事情;你可別忘了,兔產品也會漲價,只是個時間問題,我們必須看到這一點。還應當明確的是:人為的因素還得靠人為的辦法去解決:只要疏通兔業信息渠道,常分析對照,就能在兔業市場的迷霧中找到正確航向:有人壓級壓價,你就不給他賣;你有兔皮,就入庫保存,待機可賣好價錢;你有活兔,5市斤以上就取皮存貨,等“騷擾”過后就能賣個好價錢,同時,在市場行情問題上,一切養兔的人,都要用平常心態去克服那種“前途一片光明,價格一路攀升”的不正常、不科學心態,養兔必能成功。只有那些“高潮養兔,低潮殺兔”和“墻頭草,隨風倒”沒有主心骨的人,不僅養兔不賺錢,干別的也賺不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