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讓兔肉走上大眾餐桌
中國是世界上兔業生產、消費與出口大國。1985年中國兔肉產量為5.6x105t,2019年該值為8.8x106t,是1985年兔肉產量的15.8倍。但與兔肉產量相比,我國城鎮居民對兔肉消費普遍較少,當前兔肉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仍未被發掘。
經過數據研究發現我國城鎮居民消費過兔肉的比例有所下降,而未來消費兔肉的意愿有所上升,絕大部分居民并不排斥消費兔肉,這說明我國未來的兔肉消費市場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但另一方面,大部分居民沒有消費兔肉的習慣,開拓兔肉及其制品的消費市場仍然面臨很多障礙。消費者對兔肉的營養價值和烹飪方式不了解、兔肉及其制品銷售渠道單一、市面銷售的兔肉產品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部分兔肉產品缺少質量安全認證、缺乏有影響力的兔肉產品品牌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者的需求,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利用大眾媒體積極進行兔肉營養價值和烹飪方式的宣傳。
兔肉產品生產和銷售廠商可以增加廣告投入,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大眾媒體宣傳兔肉“三高三低”的特性以及食用兔肉的好處和保健功效,培養居民消費兔肉的習慣,從而擴大原有的兔肉消費市場。
第二,拓寬銷售渠道,探索新的銷售模式。
兔養殖戶或兔肉產品的加工和生產商應充分利用現有的電商平臺和電視購物頻道等進行市場營銷,使消費者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兔肉相關產品,便利消費者的購買;另一方面要積極的與大型連鎖商超、熟食店等進行合作,設立兔肉產品專賣店,在線下開展促銷活動。
第三,開發多樣化的兔肉產品,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消費者對散裝熟兔肉和包裝兔肉需求的增加啟示生產和加工廠商要積極開發多種兔肉產品,比如高檔兔肉禮盒或休閑零食小吃,迎合消費者的不同需要。同時也要考慮到不同地區消費者的飲食習慣,開發多種口味的兔肉產品,開拓外地市場。
第四,加快兔肉產品質量認證,保障兔肉產品的食用安全。
在食品安全問題成為消費者的共同關注的背景下,兔肉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廠商要保障生產、加工及配送過程中的產品安全衛生,加強冷鏈運輸的建設,積極進行產品安全質量認證,增強城鎮居民的消費信心。
第五,發揮地方特色,增強品牌競爭力與知名度。一方面政府要加強支持和補貼力度,扶持建立一批起領導帶頭作用的兔肉產品生產和銷售龍頭企業;另一方面兔肉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廠商要立足當地特色,加強品牌宣傳,打造有知名度、有影響力和消費號召力的兔肉產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