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兔業的出路
中國養兔業作為一種新興的小畜牧產業,一直以來都被廣泛宣傳為投資小,見效快,繁殖效率高,用糧少,不與豬雞的養殖業爭糧爭地,等等諸多優點。可是實際上到底有多少人靠養兔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呢?可能只有真正從事養兔的人自己才能清楚這樣的誤導有多害人。根據調查統計,一般沒有周密前期準備而投資養兔的場戶包括一些大型企業,能夠堅持一年以上的只有60%左右,真正能夠養兔三年以上并且稍有盈利的人只有20—30%其余大部分都因虧損而殺兔倒籠。即使是一些大型養兔企業,除了一部分靠炒種賣種獲得一些收入,也都是有的破產倒閉有的靠政府形象過程撈取財政補貼勉強維持。
究其原因,像一些大型企業多是因為養兔專業高端人才不足,或是盲目求大求洋投資過大,或是人員料物管理混亂,或是飼養人員責任心不夠等因素不是我們所要探討的。至于占中國養兔產業主力的中小規模養殖場戶,其失敗的原因更是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的因為種兔質量不合格造成后代退化嚴重,遺傳疾病多發,商品兔生長速度緩慢。有的是因為不掌握專業技術,兔場管理不能及時到位,造成各種疾病引起死亡或者根本繁殖不出足夠商品兔。還有的因為籠舍及配套設施不合理或是不重視消毒和免疫而失敗。也有的雖然養出了兔子卻因找不到銷路而遭受中間商兔販的層層盤剝,形成價格高有點盈利而市場行情一旦下滑就無利可圖,甚至賠錢倒閉。
現在業內及一些養兔專業網站論壇上不斷有人在問,養兔人的出路在哪里?我們到底還能不能養兔?養兔子到底能不能走上發家致富呢?事實上有個觀點講得非常有道理“世界上沒有穩賺不賠的產業,也沒有一個絕對賠錢的行業。具體還要看你怎樣去操作。正因為兔子不好養,而我們養的好那就一定會賺錢。”所以我們只能創新思路,開放思維。畢竟靠我們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聯合起來抱團發展才能互利共贏。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運營模式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致富方向,我們可以與大集團公司合作,通過采購其種兔,飼料,由公司負責回收商品兔。完全復制康大公司工廠化飼養管理模式,以人工受精技術為基礎,可以做到商品兔批次全進全出,徹底告別傳統養兔煩瑣復雜的管理,再也不用每天都要配種、摸胎、接產每天都要有仔兔斷奶。通過發情、配種、產仔、斷奶、出欄五同期技術,大大減輕勞動強度和操作難度,使各方面工作都可以有計劃,投入和效益都可控制可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