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武溝鄉兔產業讓群眾揚眉“兔”氣
武溝鄉在脫貧攻堅中,堅持把投入小、周期短、群眾易接受的兔產業作為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快車道,舉扶貧協作、對口幫扶和合作社帶貧之力,推動全鄉80余戶貧困群眾通過養兔,實現了穩定增收。
“為啥都在底層子,頂層子連一個都沒有,把底層子小產(早產)了?那是因為你臭氣都在底層子到不了高層么,新鮮空氣都在頂層子。”這是武溝鄉椿岔村村民袁金柱向合作社的工作人員請教養兔技術時遇到的困惑,在工作人員的耐心講解下,袁金柱終于明白了自己家兔早產的原因。
武溝鄉椿岔村村民袁金柱說:“我在養兔的過程中發生了兔死亡,我找小陳(陳勇)進行了交流,小陳說:一是衛生沒有搞徹底;二是通風不行;三是兔受到了驚嚇,我以后再有啥問題我還是找小陳交流。”
在眾榮合作社,像袁金柱一樣來咨詢的群眾幾乎每天都有,合作社的工作人員都會幫他們一一認真解答。
眾榮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員陳勇說:“在我們養殖戶養兔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問題,我們當面技術交流指導,不懂得養殖戶可以進我們養殖車間技術交流、指導,有些我們建立了微信群聊,通過微信群聊分享技術、經驗、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我們通過電話交流,進行提高他們的養兔經驗,提高經濟效益。”
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村黨組織建辦合作社,輻射帶動貧困群眾養兔致富。
武溝鄉武溝村黨支部書記許登云說:“我們這個合作社是去年9月份在村兩委的商議下由村黨支部領辦成立的,合作社目前種兔達600只,計劃到2020年我們整村發展養殖大戶10戶,分散養殖50戶至100戶,最終發展成一個肉兔專業產業村。”
只要群眾有養兔意愿,村上解決不了的,鄉上就幫他們解決。袁金柱就是在鄉上的幫助下才養起了兔。
武溝鄉黨委副書記馬欣彤說:“今年年初的時候袁金柱到村上來說,他本人有發展肉兔產業的意愿,當時我們鄉上也正在大力倡導肉兔產業,所以我們及時銜接眾榮源合作社,而且工作隊給他從銀行銜接貸款這一塊解決了資金問題,給他目前投資種兔100只左右,目前養了兩個月,養的情況比較好。”
對像袁金柱這樣剛起步養兔的貧困戶,鄉上還派鄉村干部包戶盯抓,對他們在養殖過程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進行會診,確保得到有效解決。
張小龍是武溝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為了讓群眾把兔養好,他每天奔走在合作社和農戶之間。
武溝鄉武溝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小龍說:“在具體幫扶工作中我們始終把培育發展富民產業作為重頭戲,爭取項目資金90余萬元,去年八月由駐村工作隊領辦建成‘331+’帶貧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個,發展肉兔養殖。帶動貧困戶62戶,目前該合作社肉兔銷售額達到17萬元,實現利潤6萬余元,肉兔存欄達到了3000只以上。”
去年以來,武溝鄉還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之機,統籌天津靜海區扶貧協作資金85萬元,扶持4戶養殖大戶擴大了養殖規模,成立了養兔專業合作社,幫助40余戶有養兔意愿的貧困戶實現了養兔夢想。為滿足貧困群眾產業發展需要,武溝鄉將兔產業作為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短、平、快”特色互補產業,堅持常抓不懈,著力予以傾斜培育。
武溝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白金亮說:“目前,全鄉已建成肉兔養殖合作社5個,建成肉兔養殖場3個,帶動養殖大戶5戶,繁殖母兔存欄達到2000余只。下一步,武溝鄉將以現有規模為基礎,將武溝村打造成為肉兔養殖專業村,并在其余7個村每村建成至少1個肉兔養殖示范社,全鄉繁殖母兔存欄達到5000余只,年出欄商品兔達到20萬只,強力打造武溝無公害優質肉兔養殖品牌。”
同時,為保障合作社和養殖戶的積極性不受影響,鄉上還與甘肅綠生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了種兔供應、肉兔銷售合作協議,徹底解除了合作社和養兔戶后顧之憂。目前,全鄉共有各類養兔組織和個體戶120個,輻射帶動貧困戶80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