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畜草生態經濟助農致富
古佳鄉瓦廠埂村村民羅定榮談起養畜,就嘿嘿直樂。有多少草地才養得了他家幾百只肉兔呢?“今年種草養畜,出欄肉兔800只肉兔,收入近1.6萬元。” 羅定榮高興地說,“要像過去用飼料喂養,收入要少幾千元?,F在我種了近3畝草地,節約了不少成本投入。” 在我縣,像羅定榮這樣種草養畜的養殖大戶還有許多。
“既要保青山綠水,又要讓群眾致富。”縣畜牧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我縣的實際,種草養畜,通過草地恢復和建設,建設區林草覆蓋率,形成特色產業項目發展的長效機制。2007年,我縣加強農區退化草地治理項目工作,省財政投資10萬元,引進優質草種1200公斤、退化草地治理800畝、補貼農戶1萬元購化肥、改造或新建標準化兔籠736平方米、新建4個10平方米以上蓄水池、培訓養殖戶500人次,促進退化草地治理,增加農民收入。
據了解,2007年,我縣農區退化草地治理,通過草地恢復和建設,建設區林草覆蓋率在2006年的57%基礎上提高24個百分點,達到81%;平均每畝減少水土流失的泥沙量400公斤,項目區每年減少水土流失的泥沙量320噸;保水能力平均每畝提高0.6噸,項目區0.21萬畝草地恢復和建設后,每年增加保蓄水480噸;退化草地治理800畝,每畝產草4000公斤,共產草3200噸;項目區出欄商品肉兔51456只,比項目建設前增加出欄20456只,增長64.25%,項目區農戶人均增加養兔收入226元。
“2007年,古佳鄉瓦廠埂村、度佳鎮燈坡村兩個示范村出欄肉兔51456只,比2006年增加出欄20456只,增加養兔產值41萬元(按每只20元計);增加農民收入4.5萬元、每戶增加收入1100元、實現人均增收216元。”縣畜牧一負責人說,通過農區退化草地治理項目建設,有效地改善了項目區的環境質量,減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肉兔的質量,樹立了我縣無公害兔肉的良好市場形象,增強了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