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養兔業任重道遠
2019年春天,借助中央的脫貧政策,讓養兔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盡快的落地生根,新疆和田市七縣一區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共吸引內地養殖企業20多家,投入資金13億。決心把養兔、屠宰、兔肉加工及飼料加工、有機肥加工、污水處理廠等全產業鏈做大做強。
當前,以肉兔為主,獺兔、毛兔為輔的養殖基礎投資已基本結束。一個個占地幾百畝,投資幾千萬乃至幾個億,引進種兔5~10萬只的規模養兔場隨處可見。一排排整齊的車間和一列列自動化籠具與一只只可愛的兔子給當地維族群眾就業增收、拉動地方經濟帶來希望。
一、社會效益
1.一個投資幾千萬乃至幾個億的養殖場,其土建工程能拉動當地建筑、建材、裝修、籠具組裝、水電路配套等大量農民就業增收。
2.養兔、屠宰、兔肉深加工屬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個養殖場能解決周邊2-3個村的村民就業增收。如策勒縣邦邦兔業公司一個養殖基地可容納近200人就業。屠宰廠和加工廠竣工投產后的用工很快開始。
3.拉動內地企業的就業與增收。如種兔業、籠具廠、飼料廠、制藥廠、屠宰設備廠、技術合作等。部分內地籠具廠和種兔定單爆滿而供不應求。
4.能培訓眾多養兔群眾或骨干。這些在實踐中鍛煉的養殖人員,無論在養殖場或者創業做老板,學到的養殖技術也是財富。
二、任重道遠的產業
截止2020年6月30日,新疆和田地區養兔土建、良種、籠具等國家補貼已經結束,各養殖場苦練內功的形勢迫在眉睫。如降低養殖成本、深加工、提高成活率、應對當前的養殖低谷期等等經營問題擺在每個公司面前。
1.流動資金不足問題
很多投資養兔的老板為前期墊入資金開始建設,多數是邊建設車間,邊購買籠具,邊引進良種邊生產的模式。由于前期投入資金較大,導致流動資金不足,部分養殖場后期出現購買飼料和發放工資等困難現象。
2.大鍋飯問題
由于養殖業內部飼養管理是責任心非常強的工作,養殖場不適合大鍋飯的模式。為調動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勞動積極性,當前,和田地方部分養殖場開始并著手準備搞計件工資。
3.養殖規模的爆發性膨脹與技術力量和管理力量的銜接
分片區飼養管理、人工授精組、分勉護理組、技術組、衛生組、區長和組長與工人的團隊合作,對內部的授胎率、產仔率與成活率影響很大、是環環相扣的。假如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會導致整體工作脫節。
同時,養殖場內部的生產數據統計分析,每個月的成本與效益數據分析,生產經營,飼料、人員配置、工資、水電藥品及辦公費用的成本控制,工人生產積極性的調動等等細節,也是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新課題,畢竟在內地很難遇到這種特大規模化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