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景湖村:小兔子帶來大財富
近日,筆者來到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穿洞街道景湖村村級公司肉兔養殖場看到,兔場負責人陳俊正在給肉兔配制飼料。肉兔在飼養員的精心照顧下,一個個膘肥體胖。
陳俊告訴筆者,目前兔場有600多只種兔,都是從外地引進的優質品種,這些肉兔繁殖力強,3個月能生產2窩,1窩能產小兔6-8只,75天左右長成,按1只母兔一年生40只小兔,每只小兔長成5斤成兔計算,一只母兔一年能賺200多元。
“現在的市場價格相對穩定,我們的肉兔供不應求,主要銷往四川、重慶。”陳俊告訴筆者,2020年,養殖場的產值達到40多萬,利潤有10萬元,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給建檔立卡戶分了紅,還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張秉菊是村里的建檔立卡戶,由于缺乏資金、技術,為了生計,只能放下家中的老人、孩子,在外面打些零工,養兔場的建成,讓她有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還是在家門口上班好,既能照顧老人,又能管著孩子,現在每天和鄉親們在養兔場上班,工作也不是很累。”對于每個月2500元的固定收入,張秉菊和其他在養兔場上班的村民都很滿足,也很珍惜,“希望養兔場的規模越做越大,這樣就能為更多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
“經過兩年的摸索,我們逐漸掌握了肉兔養殖的技術,現在每個月固定出欄兩批商品兔,每批大概在1800只,一些村民看著養兔子能掙錢,便跟著一起養殖。” 駐村第一書記蔣祥波告訴筆者,目前,肉兔養殖繁殖快、投資少、見效快、能掙錢已經成為大多數村民的共識。
“以前都是養點雞,大家都說肉兔效益好,就到養殖場拿了幾百只來試一試,按照現在每斤9元的價格,還是有賺頭的。”楊慶許是村里的建檔立卡戶,平時就靠著打理點莊稼勉強維持生計,他告訴筆者,這兩年,在景湖村,村民們或選擇在公司領取兔苗代養,或選擇在家門口的養殖基地就業,在養兔產業的帶動下,不少的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村民嘗到了養兔產業帶來的甜頭,陸續加入肉兔養殖的產業中。” 蔣祥波告訴筆者,目前村里有十來戶村民參與到肉兔養殖代養種,村級公司不僅為他們提供定期免費的技術指導、疾病防控技術,還為村民提供不低于市場價的保底回收,徹底解決村民的后顧之憂。
蔣祥波表示,現如今,在景湖村村級公司肉兔養殖場企業帶動下,小小的的兔子養殖產業逐漸成了景湖村的重點產業。在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工作中,景湖村將進一步發展肉兔養殖產業,吸引更多的村民參與到肉兔代養中,同時,進一步打開銷售市場,讓小小的兔子,為鄉村振興工作注入更多的產業動能,同時為景湖村村民帶來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