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守嶺:“后脫貧時代”謀振興
韓守嶺是名副其實的“兔子大王”。他旗下的山東省匯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現有四川綿陽、新疆和田和山東茌平三個兔子養殖基地,種兔30萬余只,年出欄商品兔1000余萬只,是全國最大的養殖兔產業。
作為聊城市人大代表、聊城市科技特派員,身負責任使命的他,正在以兔子產業為依托,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帶動影響,積極探索“后脫貧時代”的鄉村振興之路。
技術創新:摸黑養兔
走進匯富農牧的兔舍里,幾乎聞不到兔子糞便的臭味,而且奇怪的是,這里還漆黑一片。匯富農牧基地負責人趙敬棟解釋說,這正是他們養兔的秘訣所在。
“這是我們公司獨創的‘摸黑養兔’法。就是利用兔子晝伏夜出的習性,通過控制兔舍光度干預肉兔生長,讓兔子實現同期發情、同期受精、同期產仔、同期出欄。”趙敬棟說,這種模式不僅大幅提高了肉兔養殖和管理效率,還提高了肉兔品質,“被行業內稱為‘顛覆教科書式的養殖模式’”。據了解,匯富農牧實施“摸黑養兔”法之后,如今只需16人就可飼養整座兔舍的1萬只種兔。沒有光線養殖還大大降低了飼料成本。
其實,對于肉兔養殖業來說,處理糞尿是一大難題。“我們上了自動刮糞板等自動化設備,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趙敬棟說,肉兔糞尿刮到沉淀池發酵后,再添加生物菌,就生產出了有機肥料。如今,匯富農牧的有機肥生產基地也在小高村拔地而起。小高村有韭菜種植合作社,兔糞有機肥大受村里韭菜種植戶的青睞。“摸黑養兔”法倒逼企業解決了肉兔糞尿處理難題,把肉兔糞尿變成了有機肥料,使匯富農牧走上了一條生態循環的養殖之路。
韓守嶺深知,科技是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2018年,匯富牧業與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和山東省農科院聯合建立了兔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9年,匯富牧業聯合兔產業科學家谷子林,申報了泰山產業領軍人才。
模式創新:三產融合
2018年,在小高村建起了集兔文化展示與科研于一體的“中國兔文化博覽館”,這是國內綜合性最強、內容最豐富、科技含量最高的兔文化展館。
展館同時配套建設了肉兔養殖區、觀光體驗區、兔產業科技研發中心,形成四位一體的兔文化產業旅游園區。以觀賞花卉及果蔬采摘為主的280畝地的兔寶寶快樂農場也已建設完成,游客可以在農場內賞花、燒烤、垂釣、采摘,美不勝收。
“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怎么打造?就要靠適合當地的產業。”韓守嶺說。將大本營駐扎在小高村后,韓守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貧措施:針對喪失勞動力人員的保底分紅;適合低成本養殖的放養回收;適合有工作能力人員的進廠務工。
村集體創收方面,匯富牧業每年拿出不低于6萬元作為公益金繳給小高村村集體。
靠著“統一供苗、統一防疫、統一回收”的“公司+合作+農戶”的扶貧模式,韓守嶺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民走上脫貧致富路。小高村由省定貧困村變成了魯西農業戰線的明珠。
帶動影響:花開三地
“小高村扶貧的成功,不僅僅是使多少農民擺脫了貧困,而是探索了一套成熟的扶貧模式。”韓守嶺說,2019年3月,韓守嶺將這套模式成功復制到新疆和田,解決了和田2000戶的脫貧問題,成為和田地區一號扶貧工程,可謂是“根扎小高、花開聊城,果結和田”。
今年6月,韓守嶺在去新疆的飛機上作了兔產業模式的總結,“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適合貧困群眾參與生產”的內容,“統一供苗,統一收購,保證收入”的核心。韓守嶺謀劃的兔產業發展路徑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