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科技興產 小兔子打開致富門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而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肉兔養殖產業通過科技創新,不僅實現了產業規模、質量不斷提升,還把產業模式成功輸出到新疆,成了當地的鄉村振興支柱產業。

在肖家莊鎮小高村,兔博士李士棟正在養殖棚里察看兔子的長勢,這批兔子是新調整飼料配方后的首批幼兔。

山東省匯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士棟說:“我拿的這只小兔,是30日齡。從出生到現在整30天。我們一般是在35天開始斷奶,斷奶重基本上能達到一公斤。”

山東省匯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飼養員吳春君說:“(原來)繁殖6—8只,現在增長至一次8—10只,奶水多了,兔子養的也多了。”

精準的飼料配比,結合企業創新的摸黑養殖模式,讓種兔的受胎率和成品率進一步提高,現在基地形成了42天配種16000只母兔,可出欄10萬多只商品兔。這家企業還把養殖模式輸出到新疆和田縣,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的龍頭企業。

山東省匯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韓行說:“我們是完完全全的把我們在山東的飼養管理經驗,整個的產業技術和產業政策相結合的這些經驗模式,完完全全的挪到新疆去。目前我們山東和新疆兩個基地,總共存欄的種兔是27萬只,年出產量在1300萬只商品兔左右,是目前國內全肉兔全產鏈當中養殖體量最大的公司。”(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