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獺兔冬繁5建議
在寒冷的冬季,特別是北方地區,由于天寒地凍青飼料缺乏,加之日照時間變短往往造成了獺兔的屢配不孕和仔、幼兔死亡率增高。一些養殖戶認為此時不宜進行繁殖,進入休產階段。這樣就延長了獺兔的休產時間,增加了養殖成本降低了養殖的效益。現就獺兔的冬季繁殖問題提出5點建議,以期能夠對農民朋友有所幫助。
一、飼料調整
冬季由于天氣寒冷,為了抵御寒冷就需要更多的飼料來轉化為身體的熱量。所以,冬季的飼喂量應比一般的時候高15%左右。另外由于冬天青綠飼料很少,很容易造成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應該注意補充。除在飼料中使用添加劑外最好還能飼喂一些胡蘿卜、大白菜之類的多汁飼料,以補充維生素,調節胃腸功能。
二、溫度控制
在廣大的農村閑房比較多。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閑置的房間來實現對小環境的控制。獺兔雖然全身被毛濃密,耐寒怕熱,但是其耐寒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越冷越好。獺兔在15~25℃的溫度下飼料消耗最少,生病也最少。但是生產中難以全程控制在這個條件。根據生產經驗,冬季舍溫只要達到5℃以上即可。如果低于這個溫度,就會出現繁殖能力下降,如不發情、配種困難等。
三、空氣質量
繁殖兔舍內有暖氣是最好不過的了,在沒有暖氣的情況下最好能有個帶煙囪的爐子。煙囪是非常必要,否則不僅因為取暖而造成兔舍內大量的粉塵而引起呼吸道的炎癥,更主要的是兔子對于煤氣(一氧化碳氣)極其敏感,稍不注意就會造成中毒。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持兔舍的溫度,往往兔舍內關門閉窗,造成兔舍內因通風不良而造成的有害氣體和空氣濕度升高。為了防止這樣情況的出現,除了注意適當通風換氣以外,還要勤于清理糞尿,整修供水管道,降低兔舍濕度,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四、產箱溫度
為保證產箱的溫度,可以換用保溫性比較好的墊料。根據筆者經驗,保定的蠡縣和邢臺的清河梳羊絨的比較多,在加工過程中產出的毛渣,保溫性能很好,而且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復使用,效果很好,但造價較高。
五、光照控制
冬季由于日照時間變短,極大地影響了母兔的發情和配種。要人工補充光照至每天14~16小時,以期達到最佳的繁殖效果。
(輸入:劉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