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是兔子的萬病之源!
應激對于養兔的影響是很大的,總結應激反應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溫度應激
資料顯示,關于種兔來說15℃~25℃是兔的舒服溫度規模。26℃~30℃是不太舒服的溫度。超越30℃,就會造成熱應激。高溫會使臟器遭到損害,例如肝臟嚴峻受損,腸道面膜的損害。
而溫度驟然降低大于10℃,過長時刻處于低溫環境小于4℃,兔就會出現病理反應。所以,兔舍里的溫差最大極限不能超越2~4℃,否則可能導致兔群感冒。
太多太多的兔場深受呼吸道疾病的困擾,很多時候就是忽略了溫差的應激反應。
而無論是熱應激還是冷應激最直接的影響即是兔的采食量、日增分量、和飼料轉化率。而關于仔兔和幼兔而言,直接影響它們的成活率
二、濕度應激
資料又顯示,兔的適合濕度是60%~70%。低于40%即是低濕度,高于80%即是高濕度。低濕會導致環境揚塵多,也會損害呼吸道粘膜,遭到大腸桿菌的損害,誘發呼吸道疾病。而高濕高熱會造成兔缺氧、腹水、消化道疾病和球蟲、腳皮炎、真菌。
三、光照應激
包含光的色彩,光照的時刻、強度、不合理的光照時刻、強度。或許驟然改變光照的程序,都會帶來不良反響。
四、環境應激
如鞭炮、汽車、火車的鳴笛,貓、狗偶爾進入兔舍。還有就是斷奶、轉群、養殖密度過大、有害氣體超標。斷水、停電、換料、運輸等等都會造成應激。有些應激是能夠減輕的,然而有些應激是不可逆的。兔一旦出現應激,就會致使免疫力降低。導致很多包含流行癥在內的兔病發生。 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改善兔舍環境合作最仔細的管理。
養兔不生病,從根絕應激開始,特別是盡量不要讓幼兔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承受幾種應激反應的疊加。比如,今天氣候突變,給兔子斷奶,轉籠,邊斷奶邊打疫苗,轉運到新的兔舍新的兔籠,再由母兔料換成生長兔料,一般兔子都受不了。兔應激反應發生后,有的不會立即表現出來,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兔體本身無法有效調節應激帶來的反應,那么此時就會表現出某種病變特征:腹瀉、食欲不振等均有可能發生,其中當屬腸道病變發生較多,那么兔發生應激以后怎么辦呢?下面給大家羅列出一些解決應對辦法。
(一)改善兔舍環境。
主要從兔舍的設計及其配套措施方面考慮,對熱應激采取長期防范措施。(1)兔舍建成東西走向;(2)兔舍頂部應涂成白色或淺色,以防止太陽輻射;(3)植樹綠化;(4)加強通風換氣;(5)噴淋降溫。
(二)加強飼養管理
(1)降低飼養密度,一般成年兔實行單籠飼養,幼兔每籠養2--3只;(2)供給充足清潔的飲用水,飲水中可適量添加食鹽;(3)合理配制日糧,增加青綠多汁飼料。(4)調整飼喂時間,減少白天的采食和活動量,保證夜間采食。
(三)添加抗應激添加劑
1.維生素A. VC,維生素E,電解多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