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肉兔養殖標準之第三部分 仔兔的飼養管理
第三部分 仔兔的飼養管理
從出生至斷奶這段時期的小兔稱仔兔,這個時期是兔從胎生期轉為獨立生活的過渡期。仔兔生前在母體子宮內生活,營養由母體供應,環境恒定。出生后外部環境變化相對急劇,由于生理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適應外界環境的調節機能還很差,抵抗力低成等,往往導致較多死亡。按照仔兔的生長發育特點,可將仔兔期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即睡眠期、開眼期和追乳期。在這三個不同的時期內,仔兔的飼養管理要點也不同。
1.飼養目標要求 抓好由吃母乳到吃飼料的過渡,注重防治黃尿病、球蟲病等疾病,提高成活率,保持成活率達到95%以上。
2.飼養管理要點
2.1睡眠期仔兔的飼養管理 仔兔從出生至開眼的時期稱為睡眠期,即從出生到11日齡這段時期。睡眠期仔兔體無毛閉眼,體溫調節能力差,容易受冷凍而死亡,而且很少活動,除吃奶外,幾乎整天都在睡覺。
2.1.1早吃奶,吃足奶 初乳營養豐富,是仔兔初生時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的直接來源,含有的白蛋白、球蛋白等是重要的抗菌因子,含有的鎂鹽等能幫助排泄胎糞。因此,應保證仔兔早吃奶、吃足奶,尤其是要及時吃到初乳,這樣才能有利于仔兔的生長發育,確保體質健壯,生活力強。反之,如果仔兔生后未及時吃到初乳,不僅不利于其生長發育,而且很容易發病而造成死亡。因此,在仔兔生后6小時內要檢查哺乳情況,如發現了仔兔未吃到奶時,要及時讓母兔喂奶。仔兔生下后就會吃奶,母性好的母兔,會很快地哺喂仔兔。而且仔兔的代謝很旺盛,吃下乳汁大部分被消化吸收,很少有糞便排出來。因此,睡眠期的仔兔只要能吃飽睡好,就能正常生長發育。吃飽的仔兔腹部圓脹,膚色紅潤,安睡不動。但在生產實踐中,初生仔兔吃不到奶的現象常會發生,表現為在窩內亂爬,皮膚有皺褶,膚色灰暗,很不安靜,飼養人員如以手觸摸,仔兔頭向上竄,并發出‘吱吱’叫聲。
2.1.2強制哺乳(人工輔助哺乳) 有些母性不好的母兔,特別是初產母兔,產仔后不會照顧自己的仔兔,甚至不給仔兔哺乳,以至仔兔缺奶挨餓,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就會導致仔兔死亡。這種情況下,必須進行強制哺乳,具體方法是:將母兔固定在產仔箱內,使其保持安靜,將仔兔分別放置在母兔的每個乳頭旁,嘴頂母兔乳頭,讓其自由吮乳,每日強制哺乳1-2次,連續3-5天,母兔便會自動哺乳。
2.1.3調整仔兔 產仔數過多時,母乳供不應求,仔兔營養供給不足,發育遲緩,體質虛弱,易患病死亡;產仔數少時,仔兔吮乳過量,往往引起消化不良,母兔泌乳量高仔兔吃不了時也易引起乳房炎。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調整仔兔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根據母兔的產仔數和泌乳情況,將窩中過多的仔兔調整給產仔兔數少的母兔帶養,但兩窩仔兔的產期要接近,最好不要超過1-2天。即將兩窩仔兔的產仔箱從母兔籠中取出,根據要調整的仔兔的數和體型大小與強弱等,將其取出移放到帶仔母兔的產仔箱內,使仔兔充分接觸,經過0.5-1小時后,再將仔兔送回至產仔箱內,此時要注意觀察,如母兔無咬仔或棄仔情況發生則為成功。調整仔兔應在母兔產后3天內進行,這就要求母兔配種做到同期化。同時,調整的數量不宜過多,要依據母兔的乳頭數和泌乳量確定。
2.1.4全窩寄養 母兔產后死亡,或者患乳房炎不能哺乳,或者良種母兔進行頻密繁殖需另配保姆時,采用這種方法。寄養的方法和要求與調整仔兔相同。
2.1.5防止吊乳 母兔在哺乳時突然跳出產仔箱并將仔兔帶出的現象稱為吊乳。吊乳在生產中經常發生。其主要原因是母乳不足或者母乳多仔兔也多時,仔兔吃不飽,吸著奶頭不放;或者在哺乳時母兔受到驚嚇而突然跳出產仔箱。被吊出的仔兔如不及時送回產仔箱內,則很易被凍、踩或餓死,所以,在管理上應特別小心。發現仔兔被吊出時,要盡快將其送回產仔箱內,同時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如因母乳不足而引起,適當添加10-20粒熟黃豆,以促進母乳的分泌,滿足仔兔的營養需要;對于乳多仔兔也多的情況可以調整或寄養仔兔,但毎窩不能超過8只;如因管理不當所致,則應設法為母兔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確保母兔不受到驚擾。如被吊出的仔兔已受凍發涼,則應盡快為其取暖,可將仔兔握在手中,也可將仔兔身軀浸入40℃溫水中(露出口鼻呼吸)。只要搶救及時,措施得當,大約100min后仔兔即可復活。見仔兔皮膚紅潤,活動自如,應盡快使之吃到母乳,以便恢復正常。
2.1.6夏天防暑,冬天防寒 仔兔出生后體表無毛,體溫調節能力弱。因此,首先要注意仔兔的保溫。冬季和春季氣溫偏低,特別是冬天兔舍內要進行增溫保溫,要求兔舍的溫度在15--25℃范圍內;產仔箱內放置干燥松軟的刨花,同時鋪蓋保暖的兔毛,保持箱內干燥溫暖。產仔箱內墊草和蓋毛數量,冬季天冷可以適當多些,夏季天熱可適當少些。夏季氣溫較高,陰雨天較多,蚊蠅猖獗,仔兔生后無毛,易被蚊蠅叮咬。在夏天產仔箱內墊草可少放一些,但不能不放,將其放置在比較安全的地方,同時,要做好室內通風、降溫工作。
2.1.7預防鼠害 舍內定期滅鼠,兔舍門口安裝擋鼠板,避免鼠害的發生。
2.1.8防止發生黃尿病 出生后一周內的仔兔容易發生黃尿病,其原因是患乳房炎的母兔乳汁中含有葡萄球菌,仔兔吃后便發生急性腸炎,尿液呈黃色,并排出腥臭而黃色的稀便,沾污后軀。患兔體弱無力,皮膚灰白,無光澤,很快死亡。防止此病的方法主要是保證母兔健康無病。籠內通風干燥,經常檢查母兔的乳房和仔兔的排泄情況,定期檢查產仔箱確保產仔箱衛生、干燥。
2.1.9防止感染球蟲病 攜帶有球蟲的母兔或患有球蟲病的母兔排出的蟲卵,在潮濕溫熱等條件下,發育成具有侵襲力的蟲卵感染仔兔。仔兔感染后球蟲侵襲消化道,致消化不良、拉稀、貧血、消瘦,死亡率很高。預防的方法主要是注意籠內清潔衛生,及時清理糞便,經常清洗或更換籠底板,并用日光曝曬等方法殺死蟲卵,同時保持舍內通風,使球蟲卵囊沒有適宜條件孵化成熟。
2.1.10防止“蒸窩” 仔兔在開眼前,排糞排尿都在產仔箱內,時間一長箱內空氣便會污濁,墊毛潮濕,并會滋生大量致病菌,引起仔兔患病。每天定時開啟產仔箱1-2次,必要時更換干燥清潔的墊料,用手撥動仔兔變換位置,能有效防止“蒸窩”現象。
2.2開眼期仔兔的飼養管理 從仔兔的開眼到20日齡這段時間稱為開眼期(12-20日齡)。仔兔的開眼時間一般在9-12日,仔兔開眼遲早與其發育有關,發育良好的仔兔,一般在12日齡前就開眼。
2.2.1幫助仔兔開眼 有的仔兔由于眼屎的緣故,到12日齡還沒睜眼,這就要幫助其睜眼。具體方法是:用眼藥水擦洗眼瞼,如用2%--3%的硼酸溶液將眼屎悶軟,然后輕輕擦掉即可。
2.2.2經常檢查產仔箱,補充更換墊草 開眼期的仔兔糞尿量增加,因此,要經常檢查產仔箱,補充更換墊草,尤其是在冬季更要注意補充干凈干燥的墊草來保溫,夏季高溫季可以適當撤掉部分墊草和兔毛。
2.2.3防止過早出巢 發育正常的仔兔15~16日齡即能夠出巢,但由于感覺系統的發育尚不完全,出巢后易誤食母兔糞尿而患病。所以原則上20日齡前不讓仔兔出巢。
2.2.4淘汰大窩仔兔中延期開眼的仔兔或發育極差者。
2.3追乳期仔兔的飼養管理 從21日齡到斷奶這段時期稱為追乳期。追乳期的仔兔生長速度快,母乳已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仔兔總是追隨母乳吮乳,使之不能休息,出現掉膘現象,體況下降。此時期的仔兔已開始吃料,但吃料時間的早晚取決于母兔的泌乳力,母兔泌乳力低,仔兔提早吃料,有的仔兔在16-18日齡即開始吃料。這個時期的仔兔要從完全依靠母乳提供營養逐漸轉變為依靠采食飼料為主,這是一個劇烈的變化過程。此時,仔兔的消化道發育尚不健全,所以轉變不能太突然,否則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而死亡。
2.3.1.做好仔兔的補料工作 母兔籠中增加長形飼料槽,母仔同籠飼養,共同采食。在開食初期以吃母乳為主,補料為輔,到30日齡時,則逐漸過渡到以補料為主,母乳為輔,直至斷奶。這一過程逐漸進行,使仔兔逐漸適應,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2.3.2做好仔兔的斷奶工作 仔兔通常28-42日齡即應斷奶。采用頻密繁殖時,必須28日齡早期斷乳,非頻密繁殖時,可適當延后斷乳。仔兔斷奶方法以一次性斷乳為佳。若全窩仔兔體質強弱不一,生長發育不均勻,也可采用分期分批斷奶法,即先將體質強壯的仔兔斷奶,體質弱的仔兔繼續哺乳,幾天后看情況再進行斷奶。斷奶時,最好采取捉走母兔、將仔兔留在兔籠內的辦法,以防環境驟變,對仔兔不利。
2.3.3及時預防疾病 仔兔剛開始采食時,味覺很差,常常會誤誤食母兔的糞便,同時飼料中往往也存在各種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因此,仔兔很容易感染上球蟲病和消化道疾病。通過觀察兔子的仔兔的耳色,可判斷出仔兔的營養狀況,耳色桃紅表明營養良好;耳色暗淡或蒼白,則說明營養不良,應增加營養供給。耳溫也是仔兔健康狀況的標志,耳溫過高或過低,均屬病態,應及時進行診治。一旦確診患有球蟲病,可從18-22日齡在飼料中添加符合國家法規規定的抗球蟲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