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野豬養殖技術規程7:臨產哺乳期管理
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產前準備:母豬于產前7—10天轉入產房,妊娠母豬的預產期一般為116天(正負)5天,計算方法是:最后一次配種日期的月加3,日加24為預產期。例:配種日期為2004年1月5日即:1月+3=4月,5日+24=29日,即:預產期為2004年4月29日。
產房消毒:計算出預產期后,妊娠母豬轉入產圈前對產房用清水沖刷,然后用消毒藥進行消毒,并保持地面干燥。
保 溫:產房的溫度要控制在23度—28度,最低不能低于15度,否則影響仔豬成活率。
健康檢查;妊娠母豬于產前15—20天進行一次健康檢查,發現有體外寄生蟲及其它疾病時對癥治療。
喂料方法:對膘情好的,產前2周適當減少投料量,對膘情較差的,適當增加投料量,增減量為0.5—1.0千克,飼料配方見下表。
臨產母豬的護理:據預產期,發現臨產癥狀,停止投料,只喂給0.5%食鹽的麩皮湯,冬季用溫水(25度左右)調制。
接產準備:發現母豬有臨產癥狀時,用消毒液清洗外陰部、乳房及軀干部,常用的消毒藥有百毒殺、高錳酸鉀消毒液等。
接 產:仔豬產出后,立即用手掏除口腔的粘液,然后用干凈柔軟的擦布或干草將鼻和全身粘液仔細擦干凈,立即送保溫箱內,對呼吸微弱的仔豬可用75%酒精涂擦鼻子,同時用手輕輕拍打胸部,直到呼吸正常為止。
斷 臍:仔豬產出后,將臍帶內血液最大限度的向腹部擠壓,然后用手指壓住防止血液回流,經2—3分鐘將臍帶距腹部2—3公分處斷開,用5%碘酊消毒,如出血時可結扎止血。
哺 乳:第一次哺乳時,應將體形小、體質弱的仔豬固定在母豬前部的乳頭上;體形大、體質強壯的固定在母豬后部的乳頭上,這樣可以使仔豬發育均衡;一般在母豬排除胎盤后或最后一只仔豬產出后1小時即可給仔豬哺乳。產程超過八小時的要實行人工助產或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