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野豬養殖技術規程5:種母豬飼養管理
種母豬的飼養管理
飼料量:每日投料量在2.5—3.0之間,每日投料3—4次。
發 情:一般在仔豬斷奶5—7天左右發情,每個發情周期在18—24天之間,情期內延續時間為48—72小時,明顯的發情癥狀是發情后24小時,外表觀察發情母豬陰戶腫脹,有時有少量粘液流出,愿意接近公豬,接受公豬爬跨,食欲減退。
配 種:在正常條件下,母野豬在仔豬斷奶后5—17天正常發情配種,后備母野豬初配年齡在10—14個月齡時,體重應在65—75千克,后備母豬過早初配,不僅影響其頭產繁育成績,還會影響其本身發育,降低其終生繁育性能;過晚配種會增加培育費用,而且影響產仔后的泌乳量。母野豬達到性成熟后,即會出現固有的性周期,亦稱發情周期(通常,把上次發情到下次發情的間隔時間稱為發情周期)。純種野母豬每年春秋兩次發情屬于季節發情;馴化后的雜交野母豬的發情周期平均為20天,范圍多在18—24天,發情期一般持續3—5天,分前、中、后三期,適宜配種時間在發情期中期,即母豬出現發情癥狀后24小時,只要肯接受公豬爬跨即第一次交配。在第一次交配后經18—24小時再配第二次。一般在一個發情周期內交配2次即可,更多交配并不能增加產仔數,甚至有副作用,關鍵是掌握好配種的適宜時間。
種母豬配種前的飼養:青年母野豬在配種前的短期優飼催情,青年母野豬包括后備待配母野豬和初產后再配母野豬。青年母野豬在配種前一段時間內提高飼養水平,實行短期優飼,能增加排卵數。一般配種前15天至配種結束,在原日糧基礎上多喂一些能量飼料,如玉米、麥麩等。配種結束后恢復原日糧基礎。過瘦的母野豬在斷奶后也實行短期優飼適時配種。日糧應做到全價營養水平;對膘情好的母豬,斷奶前三日應逐漸減少飼喂量,以利于收奶,避免乳房炎的發生。當乳房收奶后至發情配種,日飼量應增加,促使母豬正常發情排卵。配種受孕后及時減少飼喂量。
自動飲水:舍內設置自動飲水器。
調 情:個別母豬在第一胎產后不愿意發情,可以把公豬和母豬同時趕到運動場內混群活動,尤其對于發情癥狀不明顯的母豬,在兩個情期之間必須與公豬混合運動,便于發現發情,促使發情及時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