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或人性化"松綁"犬類限養
評估報告建議,對鰥寡老人養犬、盲人養導盲犬、肢體重殘人士養扶助犬應使用不同的收費標準,或免費或減半。
“現有規定的有關內容側重‘限制’養犬,在‘政府服務’方面稍顯不足。”——早報記者昨天獲悉,一份對《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及其執行情況的評估報告已提 交杭州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審議,在養犬許可、收費等方面提出不少人性化的“松綁”建議。據介紹,這份評估報告將為已施行13年的該《規定》在 立法理念、制度設計上的修改提供重要參考意見。
善待寵物身后事
該《規定》自1996年施行以來,先后經3次修改,最近一次在2004年。此次評估報告認為,立法之初,最主要目的是防止狂犬病、加強市容管理、維護公共 秩序,“限養”是立法中心。而近年來,杭州養犬的市民逐年增多,養犬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犬類管理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限制養犬,而是規范養犬、文明養 犬。
比如寵物歸宿。2003年起,杭州一公墓就申請開辟“寵物公墓”,至今尚未獲批。而據統計,我國目前一座城市一般有貓狗10萬只左右,大城市高達40 萬~50萬只。以動物的平均壽命推算,每年僅自然死亡的寵物至少近萬只。而杭州的《規定》并未提及犬只的無害化處理,管理部門和養犬人都面臨“寵物身后事 難處理”的問題。杭州市人大法制委員會認為,這反映了政府在管理中對本應具有的社會服務功能的忽視。
對此,杭州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邵根松透露,杭州已計劃在半山垃圾填埋場附近建一個犬類收容中心,預計投資上千萬,里面有最基本的寵物治療、溫度控制等設施,讓犬類處置更人性化。
放寬功能犬飼養許可
根據《規定》,市區城區為重點限養區、市區農村為一般限養區。重點限養區內禁止飼養烈性犬、大型犬,禁止從事犬類養殖、銷售活動。“《規定》確立了養犬許 可制度,從實踐來看,這些規定整體合理,但有的具體條件可以放松。”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建議,如大型犬中較溫順的導盲犬等應允許在重點限養區飼養。但在分組 審議時,不少代表表示“允許大型犬在重點限養區飼養,不可行”,尤其是以個人名義飼養的大型犬,出于管理和公共安全的考慮,更不應該被允許。但是像搜救 犬、導盲犬這類功能犬,通過對每一個個體的鑒定和審核方案,則可視情況決定是否發證。
同時,在犬只管理服務費收取上,評估報告也提出分類收費的建議——對鰥寡老人養犬、盲人養導盲犬、肢體重殘人士養扶助犬應使用不同的收費標準,或免費或減 半。對“允許攜帶小型觀賞犬出戶時間為19時至次日7時”的原規定,評估報告認為在實踐中難以遵守,應放寬遛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