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
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始建于1999年, 2001年開始進行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是全國唯一以全省區域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的省份。國家和海南省先后投入資金1.15億元,經過幾年建設,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一、構建了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防控體系
海南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經過7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了獸醫工作體系、動物防疫體系、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動物疫情監測體系、動物防疫屏障體系和法律標準規范體系等6大體系建設,構筑了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的基礎核心。省、縣各級均成立了畜牧獸醫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動物衛生監督所,完善了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全省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獸醫實驗室面積達3萬平方米,配備儀器設備近2萬臺(套),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配備了與工作相適應的設施、設備和車輛,具備了對動物及動物產品飼養、生產、加工、儲藏、銷售、運輸等環節實施全過程快速有效監控能力。海南省全省建立了4個動物疫情測報站,分別負責所在區域動物疫情的監測和預警預報。建成完善的動物疫情報告網絡,具備對重大動物疫病進行疫情監測、風險評估和疫情預警預報的能力。建立了9個省際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2個無害化處理廠和2個動物檢疫隔離觀察場,對從海南島外引入的動物、動物產品、動物排泄物和以動物排泄物為原料的混合料實施報檢制度和實驗室檢測制度。同時,出臺了《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海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應急預案》、《海南省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海南省引入省外動物糞便管理辦法(暫行)》、《動物糞便無害化處理規范(試行)》等法律規章規范,形成相對完善的海南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法制體系。
二、實現了海南省畜牧業歷史性飛越
通過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海南省畜牧業實現歷史性飛越。多年來,海南省畜產品消費一直以外調為主,隨著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的全面開展,畜牧業發展進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從 2004年開始,海南省結束了從省外調進生豬的歷史,實現了肉食自給,2005年,海南省部分生豬、文昌雞開始走出海南島,走向國內、國際市場。2007年海南省全省養豬業和養禽業的規模化程度比2001年分別提高了12%和18%。2007年海南省全省肉類總產量73.4萬噸,禽蛋產量2.814萬噸,牛奶產量1600噸,畜牧業產值達到122億元。2007年海南省全省農民人均牧業收入與2001年比較,提高了14.5%,畜牧業在農 民增收中做出突出貢獻,成為海南新農村建設的支柱產業。
三、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品牌效益逐步顯現
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已經凸顯品牌效益,成為海南生態省和健康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生態省、健康島建設相呼應,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有效地促進了海南經濟的快速發展。通過建設,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連續7年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促進了海南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形成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品牌效應,文昌雞、東山羊、加積鴨、臨高乳豬等品牌產品在國內外已享有聲譽。近年來,海南羅牛山、海南龍泉、海口大吉等公司每年向香港供應優質海南生豬達30萬頭,文昌雞近500萬只。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成為商家關心和洽談的熱點,招商引資效應逐步發揮,先后有廣東溫氏、四川通威、安徽和威集團等知名企業落戶海南,投資建立畜禽規模養殖基地和生產加工企業,吸納各種社會資金投資畜牧業近10億元,有效地促進了海南省畜牧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