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
1998以來,國家在四川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投入1.94億元,建設14個市、96個縣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項目。目前,項目區內已建成完善的動物疫病控制、檢疫監督、監測診斷和防疫屏障四大體系,動物疫病防治、檢疫、監督、疫病監測手段和水平達到了國家規定標準,突發重大動物疫病的快速反應能力大大增強,為控制凈化重大動物疫病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全面開展
經過10年的建設,四川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動物防疫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畜牧生產持續快速增長、豬肉產品外銷出口取得可喜成績。獸醫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動物防疫工作水平顯著提高,四川省全省實現了防控責任由部門負責向政府主導轉變,防控態勢由被動應急向主動防范轉變,防控重點由季節性防控向全年常態防控轉變,防控工作由經驗防控向依法防控轉變,防控基礎由人才缺位向機構健全、隊伍穩定轉變。2007年與1998年,項目區內的生豬、家禽死亡率分別下降了6.7%、11.5%,僅此一項,每年減少直接經濟損失10多億元。 1998年以來,四川省依托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建立健全了從生產、加工、運輸到市場的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省有146 個縣開展了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工作,178個縣實施了“放心肉”工程,同時,不斷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監管,擴大畜產品檢測面。2007年飼料、獸藥抽檢平均合格率分別為92.5%、87.1%,四川省全年未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畜產品質量安全優勢日益顯現。2007年,四川省生豬、牛、羊和家禽出欄分別為9911萬頭、417萬頭、2903萬只和14 億只,同比增長均在5%以上,畜牧業總產值1942億元,同比增長47%,占農業總產值比重55.3%,畜牧業產值和增長幅度創歷史最高水平。2007年四川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外調、出口豬肉超過120萬噸,占全國豬肉外銷出口總量的1/3以上,為全國豬肉市場有效供給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取得了寶貴經驗
四川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主要是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做到依法治疫;嚴格項目資金管理、確保建設質量;強化防疫檢疫工作,確保清凈無疫;強化監督管理力度,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強化人員隊伍建設,夯實防疫基礎。四川省出臺了《四川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試行辦法》、《四川省動物防疫合格證管理辦法》、《四川省動物和動物產品申報檢疫辦法》、《四川省突發重大動物疫 情應急預案》、《四川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實施方案》、《四川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項目驗收辦法及評分標準》等制度和《四川省生豬屠宰檢疫規程》、《四川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應急預案》等技術標準,確保項目建設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了資金使用責任制,加強管理培訓力度,規范項目建設資金管理,有效利用項目資金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強化了免疫、檢疫、監測、屏障建設等工作,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動物疫情監測網絡,建立了18個動物疫情測報站、96個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日常工作步入“規范管理、統一程序”的管理軌道。認真啟動實施“放心肉工程”,各級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向消費者公開承諾,凡購買到的染疫豬肉和服用禁用飼料、獸藥的豬肉,將按三倍的貨值予以賠償,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組織編輯培訓教材,加強人員隊伍培訓,舉辦動物檢疫技術大比武、動物疫病實驗室檢驗技術競賽,舉辦獸醫實驗室規范化管理培訓、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和管理、動物疫情網絡化管理培訓等多種層次、多種形式、多種內容的培訓活動,加強宣傳工作。結合農業部工作要求,認真開展了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開展實驗室比對試驗,全面掌握各方面工作進展,為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