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動物防疫體系規劃》

          為推進決策的科學化,實施科學發展觀,重點突出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保障畜牧產業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建設,結合我市畜牧產業發展和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實際,編制“十一五”動物防疫體系專項規劃。

          一、畜牧發展現狀與“十一五”規劃(略)

          二、動物防疫體系現狀與主要問題

          1、動物防疫機構基本概況。

          我市121個鄉鎮、19個街道辦,設131個鄉鎮級畜牧獸醫站(含延平、邵武、建甌10個街道辦牧醫站),核定全民事業編制348名,現有人員330人,缺編18人;延平、光澤、武夷山、松溪部分村配有一名動物防疫員,初步形成鄉村動物防疫檢疫網絡。在現有專業技術人員中,中級以上職稱占29.6%、初級職稱占62.1%,基本屬“中專學歷、牧醫專業、初級職稱”的結構,正是這支隊伍承擔了基層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等職能工作。

          2、動物防疫體系的難點問題。

          ⑴“三元并存”的養殖格局,形成高密度、規模化、多層次的生產經營,極易引起疫病的傳播、蔓延與暴發。動物疫情具有常發性、多發性、輸入性和新增性的特點,即呈多季發生、反復發生、災后發生和調入潛伏帶病、輸入性新疫病、老疫病變種等,防疫“把脈”難度加大。

          ⑵動物疫情透明化管理與防疫體系滯后,一旦發生重大疫情,薄弱的動物防疫體系將難以承受,畜牧發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脅。

          ⑶我市地處3省17縣結合部,有動物及畜產品從我市過境,都將留下輸入性疫情隱患。

          3、動物防疫體系的薄弱環節。

          ⑴行政體制不適。由于鄉鎮畜牧獸醫站歸屬鄉鎮政府管理,專業人員抽調從事非專業中心工作情況普遍,上級業務部門布置的防疫工作落實難;大部分鄉鎮雖有簡陋的站房,但占30%強的屬“寄居”或“蝸居”,且有少數鄉鎮站房被平調拍賣、抵押貸款。

          ⑵經費沒有保障。一是用于防疫物資儲備、疫畜禽撲殺補助等的市縣鄉三級“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專項經費”,沒有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二是鄉鎮防疫人員缺乏工作經費;三是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資金,特別是鄉鎮財政負責配備的防疫儀器設備資金很難落實。

          ⑶技術手段落后。9縣、市設備簡陋,無力解決常規性疫病化驗、診斷和監測,鄉鎮獸醫員基本上是眼觀、手摸的傳統經驗,還在延續五十年代“一張嘴、兩條腿”的推廣方式。

          ⑷技術力量不足。“七十年代的編制,新世紀的任務”,每個鄉鎮僅有專業人員1~2名,人員少、力量弱的技術隊伍,又缺乏必要的業務技術交流,每位獸醫干部需承擔防疫5800頭牲畜、10萬只禽兔任務,造成免疫率低、死亡率高,疫病發生頻繁。

          三、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與任務目標

          指導思想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福建省動物防疫和動物產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及其配套規章為依據,貫徹“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以達到控制和消滅主要動物疫病為目標,促進畜牧產業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發展、人民健康和社會穩定為宗旨,以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建立長效機制。

          任務目標是: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解決動物防疫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動物養殖場的防疫監督管理,組建鄉鎮動物防檢疫站,建立防疫員和協檢員隊伍,構建涵蓋6大體系組裝的防疫長效機制。力爭全市禽流感等免疫密度100%,豬瘟、新城疫等98%以上;豬、牛、羊等牲畜免疫耳標掛標率100%;動物屠宰檢疫率100%,動物產地檢疫率100%;重大動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建立防疫長效機制基本架構

          (一)組織管理體系。

          1、實行統一管理。為適動物防疫和監督的需要,整合鄉鎮動物防疫站,理順鄉鎮站管理體制,將鄉鎮站管理權由鄉鎮為主改為以縣級為主,即縣級以下動物防疫系統的人、財、物和動物防疫工作,由縣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同時,按照“政府負總責,部門各司其職”和“屬地管理,政府分級負責”的精神,縣、鄉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協調和領導。

          2、加強隊伍建設。為做好動物免疫、消毒防病、防疫監督及疫情報告、確認、預防、控制和撲滅工作,建立高素質有戰斗力的防疫隊伍至關重要。具體包括:⑴村級防疫員隊伍(協檢員)建設;⑵規模場防疫員隊伍建設;⑶社會獸醫從業人員建設;⑷鄉鎮整合組建動物防疫檢疫站;⑸組建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⑹扶持成立畜牧獸醫行業協會和中介服務機構。

          3、建立規章制度。為做好屬地防疫工作,對動物免疫密度、免疫標識掛標率,產地檢疫率、調入動物隔離復檢、上市和屠宰動物檢疫率,疫情監測、普查、報告和動物防疫監督、違法行為查處,重大動物疫情發生、控制和撲滅等實行量化考核,由市、縣、鄉鎮簽訂責任狀,實施動物防疫目標責任制管理,以保證動物防疫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并落實責任追究制。制定實施的目標責任制包括:⑴養殖場防疫員工作目標責任制;⑵村級防疫員防疫、協檢員工作目標責任制;⑶縣、鄉鎮動物防疫檢疫站防疫工作目標責任制;⑷實行領導負責制;⑸防疫責任追究制。

          (二)預警信息體系。

          落實“以防為主,防治并舉”的綜合措施,建立渠道暢通、科學準確和反應靈敏的預警信息體系,為科學決策、啟動預案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據。建立完善三條渠道:

          1、建立疫情測報網絡。分規模場、專業戶和散養戶3種類型,建立區鄉村三級疫情測報網點,在種畜禽場、奶牛場、規模養豬場和養禽場(專業戶)、養羊場和養兔場,設立疫情測報網點,直接掌握第一手疫情信息。

          2、綜合分析疫情動態。市畜牧獸醫主管部門依據疫情測報信息、化驗檢測報告和普查監測資料等,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對可能發生的風險發出預警,提出應對的防范措施,提供領導層決策的疫情預警綜合報告。

          3、疫情信息網絡化管理。完善動物疫情報告制度,重大動物疫情的“零報告”制度,建立動物疫情數據庫,實施動物疫情信息網絡化傳輸。

          (三)防疫監測體系。

          1、強制免疫,提高畜禽免疫率。動物免疫要作為一項強制性的措施來實行,重大疫病的免疫應按國家要求達到免疫密度,并建立免疫檔案和免疫標識制度。要實行免疫目標管理,分類分區、有步驟地提高畜禽免疫率。對國家要求的強制免疫,其免疫率都要達到100%。

          2、強化疫病監測,保證免疫效果。市、縣級動物防疫機構對飼養動物的主要疫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奶牛“兩病”等定期和不定期抽樣檢測,既為了解疫情、預警預報提供科學依據,還為指導動物免疫,提高免疫效果。

          3、撲殺染疫畜禽,消除疫點。監測出的染疫畜禽及同群畜禽,必須及時強制隔離、撲殺。對發生疫病的地區,要全面消毒;對撲殺的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不留隱患。

          (四)檢疫監督體系。

          1、市獸醫衛生監督所負責全市動物防疫監督工作,縣級獸醫衛生監督所負責對鄉鎮、規模養殖場,以及社會獸醫從業人員的監督;鄉鎮動物防疫檢疫站加強對防疫員、所屬區域養殖場(戶)、協檢員的監督。

          2、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畜禽從生產、引進調出、定點屠宰、運輸、加工、貯藏和市場銷售等環節的檢疫監督。監督實施對重大動物疫病的強制免疫、佩戴免疫標識,染疫畜禽的強制撲殺,以及動物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建立依法治疫的防疫檢疫監督體系。

          3、加強對動物飼養場的防疫監督管理和督查,動物防疫合格證、強制免疫疫苗來源、獸藥使用記錄、動物免疫表示使用情況,免疫檔案、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記錄,檢疫申報情況、種畜禽的引種情況,以及有關人員的健康證等。

          4、加快全市8個省際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建設與規范管理,對進出本省的畜禽運輸車輛,嚴格檢疫和消毒制度,嚴格檢疫和消毒制度,檢出的病死畜禽,全部無害化處理。

          (五)應急反應體系。

          1、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制定重大動物疫情防治規劃和應急預案,落實地方重大動物疫情防治及應急控制所需經費,做好防疫物質儲備。發生重大疫情時,負責發布封鎖令,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協調有關單位及時控制和撲滅疫情,組建防疫預備隊。

          2、市、縣級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控制指揮部,統一協調指揮全市重大動物疫情的預防控制工作,研究解決有關動物防疫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負責制定重大動物疫情預案,落實、督查重大動物疫病防疫情況,對沒有完成重大動物防疫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發生重大疫情、突發疫情時,按照《應急預案》組織畜牧、經貿、工商、衛生、公安等有關部門快速反應。

          3、市、縣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防疫規劃、計劃的制定,動物防疫監督和動物產品安全監控。發生重大疫情時,組織動物防疫監督人員參加疫情的控制和撲滅工作,做好疫情的監測、預報,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診斷疫病,分析疫情并制定疫情控制和撲滅的技術方案,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提出封鎖建議,組織做好緊急免疫接種、消毒滅原,建立緊急防疫物質儲備庫,儲備疫苗、消毒藥品、監測試劑、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評估疫情處理所需資金,安排資金使用計劃。

          4、鄉鎮政府負責動物防疫的宣傳發動,組織制定并落實重大動物疫情防治措施,根據縣級重大動物疫情防治應急預案要求做好重大動物疫情的控制、撲滅、處置及社會的安定穩定工作。

          (六)投入保障體系。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完善疫病預防與控制、動物防疫監督、動物疫情信息網絡三大基礎設施建設。市級和各縣(區、市)要達到化驗、診斷、監測和檢疫、監督、信息網絡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冷鏈系統和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市級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和P2實驗室,建設9個縣級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實驗室,配置冷庫、冷藏車其它儀器設備,達到部頒的P1實驗室標準;鄉鎮建設不少于30平方米的診斷檢測室,配備低溫柜、冰箱和其它必要設備,村防疫員配冰壺。

          2、建立防疫應急儲備制度。為應對重大動物突發性疫情,每年要儲備準備金以備急用;儲備強制免疫所需的疫苗、試劑、檢測和消毒藥品、衛生防護用品,以及其它必需的設備設施,常年各類物資購置費,需要列入財政預算,要組建包括流行病學調查、化驗檢測、免疫監測等的應急預備隊,在遭遇突發性重大動物疫情時投入使用。

          3、經費保障。動物防檢疫人員經費、常年各類物質購置費、應急物資儲備經費、應急處置經費、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經費、疫情監測檢測經費、村級防疫員補助經費由各級政府財政承擔,并列入財政預算。動物防檢疫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收入全部返還畜牧水產局(農業局)用于動物防疫事業。

          五、體系建設的重點項目

          1、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設。

          ⑴市區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設。2005年開始籌建,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裝備P2實驗室,添置相關現代檢測設備25種,有害物處理池和病害畜禽焚燒設施,達到監測動物疫病、動物源性食品質量及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動物環境等的條件。項目計劃投資1500萬元。

          ⑵縣級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設。9個縣(市、區)按照不同區域布局和技術要求,建設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筑面積900平米,裝備P1實驗室,開展動物疫病預防及動物產品安全監測,計劃投資900萬元。

          ⑶鄉鎮獸醫站建設。全市121個鄉鎮獸醫站包括不少于30平米的診斷檢測化驗室建設,形成輻射全市的動物防疫和疫情監測網絡,計劃投資1210萬元。

          2、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建設。

          ⑴病死動物化治池建設。在10縣(市、區)建20個病死動物化治池,每個平均250立方米,造價8萬元,用于重大疫病應急處理;在全市動物規模場建各100立方米的化治池300個,造價3萬元/個,用于養殖場常規病死動物處理;項目計劃總投資1060萬元。

          ⑵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廠。在中心城市(延平區)建設用地15畝,年處理病害動物及其產品1500噸,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的無害化處理廠,服務工作用房,以及設備儀器等,解決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問題,確保人民身心健康和畜牧業健康發展。項目計劃投資600萬元。

          3、獸用生物制品冷鏈網絡建設。

          市級配備冷庫1個、冷藏運輸車1輛,縣級配備低溫冰柜30臺;鄉鎮配冰箱240臺,村級防疫員配冰壺1600個,使疫苗等獸用生物制品儲存、運輸、銷售和使用在冷藏條件下進行,確保動物免疫質量,建成市、縣(市、區)、鄉鎮、村四級冷鏈網絡,項目計劃投資80萬元。

          4、建立光澤無規定動物疫病禽出口基地保護區。

          隨著光澤1.5億只肉雞出口基地建立,無規定動物疫病禽出口基地保護區建設勢在必行,即依照國際上(以美國為主)對官方獸醫的要求,執行動物疫病控制計劃,防止外來動物傳染性疫病的傳入,診斷進入境內的動物疫病,確保從生產到屠宰過程的動物安全(包括動物福利)和從屠宰到餐桌過程的食品安全,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動物生產、加工環境。保護區建設包括與國際接軌的一個動物檢測中心,15個疫情測報點,2個省級邊檢站,動物免疫保護帶等,計劃投資1000萬元。

          5、動物疫情預警信息網絡建設。

          建立市、縣、鄉鎮(街道)三級動物疫情監測、預警預報、防疫信息網絡和快速反應機制,實現三級聯網。建立全市131個基層站動物疫情測報點,各級信息網絡點配備必要的通訊、信息處理設備,建立防疫、疫情信息終端,項目計劃投資200萬元。

          6、省際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建設。

          為有效控制動物疫情的傳出,防范疫情的發生,減少因疫情發生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建好位于光澤縣、浦城縣、政和縣、邵武市和武夷山市8個省際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包括站房、隔離場、無害化處理設施及消毒臺的基礎建設,計劃投資500萬元。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本站聲明/本站留言/廣告服務

        辦公地址:石家莊市翟營南大街43號(槐安路與翟營南大街交口金馬國際A1座1803室)

        郵編:050031 QQ:1178427225 電話:13373111846

        傳真:0311-68090489 電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養殖產業網 www.arielleraycene.net 版權所有冀ICP備20002390號-2 技術支持:星象網絡科技

        冀公網安備 13010802001699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中文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AV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 福利一区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国产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女主播|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